7月29日上午,营口盖州市团甸镇牵马岭村2200多亩连片葡萄园里,大串大串的葡萄颗粒饱满,正展露出丰收的紫红。 “前一阶段的大旱天,路上根本站不了人,像烤肉一样。 ”种植户陈贵斌指着脚下的水泥路,又扬起手圈着自家的3亩多葡萄园说,“但葡萄喝水管饱,可滋润了,多亏这两年打下的深井。 ”
包括牵马岭村在内的团甸镇6个行政村,2011年以来的农田基本建设项目总投资2200万元,葡萄种植面积从3500亩增至1.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4%,41%的人口从事葡萄种植。基于高标准规划,当初打井就打得特别深,浅的50米,深的达70多米。
丰年打深井,旱年保丰收。今年入春以来,团甸镇持续高温干旱,多处水库、塘坝干涸,20米至25米深的灌溉井九成干涸。万亩葡萄园区的150多眼50米以上深井此时大显身手,实现了灌溉全覆盖。
陈贵斌说,葡萄最多四五天就得浇一遍,“电闸一推、水管一鼓、地里哗啦啦水一流,心里就踏实了,地头上的机井房可是大家的心头肉。 ”镇农业中心把技术人员派到地头,老陈跟他扳着手指头算账,一亩地灌溉一次需要花电费6元钱左右,负担得起。
团甸镇去年葡萄产量约3万吨,年收入1.2亿元,种植户人均年收入超万元。目前,收购商已经陆续到村。据团甸镇副镇长赵量掌握的情况,“今年葡萄产量、价格都没有下浮,收益不会低于去年。 ”
(图为葡萄园经历持续高温干旱后迎来丰收,葡萄已陆续开始采摘。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