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在枣庄市市中区一个治理后的采石坑内,饲养人员在训练鸳鸯鸭飞行。(孙中喆 摄)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地处丘陵地带,石灰石储量丰富。该区的石灰窑、水泥厂鼎盛时期达30余家,常年露天开采石灰石作为生产原料。无规律的频繁开采,破坏了矿山的生态环境,也埋下了地质灾害的隐患。近年来,该区开始对露天采石场进行治理。目前,全区依法关闭26处露天采石场,废弃采石坑面积达100多万平方米。当地政府规划了长期治理目标,采取政府与民间投资相结合的方式,因地制宜,在消除采石坑危岩体的前提下,开槽填土植树造林、挖掘平台栽种果树、开发水上旅游、发展生态养殖等,废弃的采石坑正在逐步换“容颜”,成为农民致富的“聚宝盆”。
12月9日,在枣庄市市中区光明路街道南部山区,施工人员使用机械清理废弃的采石坑。(孙中喆 摄)
12月9日,游人在枣庄市市中区光明路街道东山阴村“葫芦峪”农家乐采石坑生态旅游区内游玩。(孙中喆 摄)
12月9日,枣庄市市中区光明路街道东山阴村农民赵作付在治理后的采石坑里采挖无公害食用藕。(孙中喆 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