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郊区小河村、官沟村、大阳泉村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名录,这三个村的保护项目实施方案已通过国家住建部和省住建厅的审议。
小河村保存了相对完整、真实的历史遗存,附带了大量历史文化信息,见证了明清时期该地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具体表现在建筑遗存丰富,建筑类型较多;环境优美宜人,村落格局独特;宗教文化浓厚,民俗文化多样;名人光辉耀眼,革命精神永在。
官沟村历史建筑面积约13000平方米,地下建筑(暗窑与暗道)4000平方米,占地约1.4公顷。重要的宅院有长庆堂和忠信堂及周边建筑群、德庆堂和崇本堂及其附属院落群、上巷义和堂及其周边院落建筑群、沙湾双喜院,共1300平方米;寺庙建筑有观音庙遗址一处。有古窖125口,砖木建筑185间,有古树3株,有古磨1个。官沟民居多为砖木结构,建筑装饰集美观、实用、精神追求为一体,体现亦农亦商的晋商文化,装饰构件以木雕和石雕见长,另外,官沟村还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阳泉古村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记载着先人的文化,散发着历史的厚重感。村内主要建筑是明清时代的古建筑,透露出先人的生活方式和人文精神,体现出晋商文化内涵。大阳泉村北接阳泉城区,南靠城市外环路,已成为保存完好的“城中古村”。现存古村面积25.5万平方米,古村空间结构完整,建筑密集有序、内容丰富,包括1条主街(阳泉古街)、4条支街、18条巷道;有沿街分布古店铺40余家;有传统民居102座,涉及名人故居、商号院落、庙宇古祠堂、古戏台、古公益学堂、古阁楼等,以及古泉、古树、古井等。全村古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共计1890余间,共有石、木、砖三雕文物7000多件。
按照国家、省加强传统村落保护的要求,进一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我区结合实际制定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实施方案。
小河村主要对李家大院古建筑群、庙弯古建筑院落进行修复,健全完善古村南防洪设施、石家花园消防系统、古村落建筑监控系统等,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增强安全防范能力。(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建立健全古村落、古树、古井保护办法,将现有的古树、古井进行保护。开展古村民俗文化节、义远兴醋工艺生产恢复等工作,打造一流旅游产品和参观基地。
官沟村主要对张家大院古建筑群进行修复,突出保护示范利用。通过古村消防、防洪设施建设,提高防灾安全能力。新建垃圾转运站、垃圾池,购置清运车辆以及环卫垃圾桶,提高垃圾综合清运能力。按照标准硬化公路,完善护墙、护栏、排水沟、人行道等基础设施。
大阳泉村在对景元堂、正元堂和四达堂修缮后,作为保护利用项目。通过安装古村落建筑监控系统,提高防盗监控能力。建立健全古村落、古树、古井、泉眼、石碑等保护办法。完善古村道路、公厕、供电、消防、垃圾处理、供排水线路等基础设施。传承剪纸、面塑、戏剧、庙会、张穆传奇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古村民俗文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