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任务
省级每年至少抓好20项
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1.统筹安排示范区建设资金。根据项目不同特点和需要,采取多种方式支持转化落地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应用推广一批先进成熟适用技术。探索对转化业绩突出、年度绩效评价好的园区给予奖励性支持。
2.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将示范区所在市、县作为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布局实施的重点区域,省级每年至少抓好20项、各市至少抓好1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3.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支持。在示范区具有比较优势的生物医药、新一代显示材料、北斗导航、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领域,加强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的对接,争取更多国家项目在示范区落地。
到2020年
示范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万家
1.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落实《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跨认定机构管理区域整体迁移资质认定实施细则》,面向京津加快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到2020年,示范区入库企业累计达到15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力争达到10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
2.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力军作用。推行新一轮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抓好苗圃、雏鹰、小巨人和上市四大工程。按照国家新出台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加快落实研发费用75%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在税前摊销,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到2020年,示范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万家,科技小巨人企业达到1000家。
到2020年
示范区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达30个
1.推动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依托行业领军企业,在OLED显示器、北斗导航、航空发动机、汽车、生物制药、环保监测等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谋划建立一批河北省技术创新中心,积极争取创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到2020年,示范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的比例达到80%。
2.培育新型研发组织。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对研发、孵化和服务业绩突出的新型研发组织,列入省级试点并给予重点支持。到2020年,示范区新型研发组织达到20家。
3.推进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开通“河北省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资源开放共享服务平台”网络系统。
4.打造线上线下互动发展的专业化众创空间。积极推广个性化定制与云设计等新型创新创业模式、依托互联网技术难题竞标等研发众包模式,组织开展创新创业大赛等“双创”专题活动,使更多的成果和创意转化为产品和企业。到2020年,示范区众创空间(星创天地)达到100个。
5.完善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围绕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全链条孵化体系,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综合服务能力,落实孵化器扶持政策,打造孵化器升级版。到2020年,示范区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30个。
责任编辑:乔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