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深度 > 风险防范 > 正文

戏说特色小镇的5种经典死法!走在坑外才能成功!

来源: 文旅第一视野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特色小镇建设热潮以来在一个事事喜欢刮风的国度,迅速掀起了特色小镇建设之风。不论是工作部署、各项政策的出台还是资金进驻的方式、渠道的拓展和小镇项目的申报,都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但关于“特色小镇”这件事,仔细研究不难发现,事先理论准备明显不足,事后解读汗牛充栋。

时下,特色小镇如火如荼。然而环顾神州,成功的特色小镇并不多,绝大多数的特色小镇,如同一哄而上的精子,还狂奔在寻找受精卵的路上。特色小镇是个风口,也是个大坑。不久的将来可能是哀鸿遍野、一地鸡毛。所以特色小镇失败的案例才是最珍贵的!

最近找我们策划特色小镇的业务很多,我们拒绝了不少。我们的价值是把卫星送上轨道,而不是制造更多的太空垃圾。我们首先判断的是项目靠不靠谱,是不是风口上的猪——猪总是要掉下来的。

可以预见,一哄而上的特色小镇,至少有以下5种经典的死法:

一、特色小镇的5种死法

有些人误把规划当策划。通常是大领导发话:找个国际级高手好好规划一下嘛。于是找来几家规划公司PK方案,折腾到最后结果如何呢?然并卵。

不是规划没有用,而是不能一步到位做规划。先有策划,后有规划,必须以策划指导规划。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诸如市场分析、总体定位、产业选择、业态组合、开发策略、运营模式等,当然要由策划公司来做,如果一步到位让规划公司直接出方案,只能是不断改来改去“洗煤球”,最后勉强定稿,如果照此开发建设,后果可想而知。

中国人山寨惯了,懒得独立思考,克隆成风。听说浙江某小镇很成功,克隆一个;到国外考察发现某小镇不错,克隆一个。

最近很多人跑到杭州学习考察特色小镇。浙江的特色小镇,如基金小镇、互联网小镇等,其出现离不开浙江独特的产业环境与发展阶段。有人在一线城市整合一点基金类的概念素材,就在全国各地到处圈地搞基金小镇,其实适合搞基金小镇的城市没有几个。

特色小镇的某些内容是可以复制的,但不能全盘复制。特色小镇的定位,必须因地制宜,结合特定区域的实际情况。一个好的特色小镇是长出来的,而不是生搬硬套上去的。

有人为了突出特色小镇的“特”,创新过度,过犹不及。

最常见的是片面理解“差异化”,认为差异化就是要做到绝对的唯一性和排他性,这是个可怕的认知误区。有些事情绝对化到一定程度,其实已经不可行了。

还有一种误区,就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比如,有的专家可能是为了显示学识渊博见多识广,恨不得总结出108种特色小镇,囊括各种稀奇古怪,乱花渐欲迷人眼,不明觉厉。其实,不管从什么角度分类,主流的特色小镇就那么十来种。过度追求标新立异,容易把小镇搞成非主流的很小众项目,走进窄胡同,甚至死胡同。

还有一种过度超前的情形是,有些企业做特色小镇时过于理想化,脱离了企业的发展阶段与综合实力。项目要“因时、因地、因人”,人们通常重视“因时”“因地”,忽视了“因人”。同样一块地,如果由碧桂园这样的巨头来做,是完全不同的。小企业盲目照搬巨头的打法,就是找死。

特色小镇的核心是产业,不是房地产,不能本末倒置。

有些开发商为了忽悠政府拿地,炮制了一些貌似特色小镇的概念,其实只是换了马甲的房地产。等到“伪特色小镇”原形毕露,政府生厌,开发商可能也拿不到后续的土地。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情形,就是企业被政府给“忽悠”了。比如,政府要打造某名人故里(假如说是刘伯温小镇吧),或者某特产主题(假如说是香菇小镇吧),就规划了相关特色小镇,并以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其实这些小镇没有市场可行性,如果投资者没有深入分析,一冲动就进去干,很容易被套牢。其实政府发心并不坏,是为发展经济、弘扬文化,可是政府并不太懂市场分析和投入产出啊。

特色小镇投资过热,会导致一些人丧失正常的理性判断,在抢地大战中,盲目拿下一些其实并不合适的用地。

有些地块生态环境的确不错,看上去很美,却是投资陷阱。特色小镇不是传统的旅游地产,其核心是发展产业,选址不能像旅游地产那么随意。更何况,上一轮旅游地产热潮中因选址不当而半死不活的项目还少吗?

此处敲黑板!

特色小镇的选址,有两种理想的情形:一是位于大都市圈,并有轨道交通或城际快速路与主城连接,这是特色小镇的首选;二是位于大型旅游目的地,有良好的可介入性,并有足够旅游人次流量支撑(或在开发期内有巨大增长潜力)。

有些企业找我们,本来是策划某个小镇的,结果我们进场后首先为其提供的服务是项目遴选,在全面系统的考察与分析之后,帮其取舍和决策。选择大于努力,如果拿地决策有误,后面怎么努力都不行。

二、如何才能做到不死?

如何才能做到不死?还真没有什么神丹妙药。人间正道是沧桑,最大的捷径就是不走捷径。以下的建议,可能会让某有些人失望:

特色小镇之所以这么热,是因为有政策因素驱动。企业向来对政策敏感,闻风而动,无可厚非。但过多关注政策,有时也容易迷失,何况政策的连续性并不可靠。政策风口效应一旦消失,风口上的猪就会摔得很惨。

经营企业的根本,还是要回到市场这个基本面上来。

小策略看政策,大策略看市场。

必须抓住真风口、真行情,莫把流星当恒星。

比如,现在最热的特色小镇是文旅小镇,有些人只盯着眼前的政策利好,如土地价格很优惠,还有税收等优惠政策或其他补贴,于是不管选址是否合适,不管政府规划的特色产业题材是否真的能做起来,反正先拿下项目、立项申请特色小镇再说。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见政策,不见市场啊。

文旅类的特色小镇的真风口、真行情是什么?当然是市场,是全民旅游时代井喷式的消费升级,是全国各地方兴未艾的全域旅游热潮,特色小镇是有泡沫的,而全域旅游是没有泡沫的。

先有策划后有规划。策划的第一步就是定位,包括战略定位、市场定位、功能定位、产业定位、形象定位等。定位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拍脑门想出个漂亮口号那么简单。

定位之后,就是大创意。所谓大创意,就是结合区域文化与特色资源,创造性地提出支撑定位的最核心的超级亮点与引爆点。没有大创意,项目策划就会流于平庸,往往大而全,满天星斗没有明月。

有了定位和大创意,之后才是体系化的专业工作,如产品体系、业态组合、开发策略、运营模式、经济分析等,这些工作倒相对容易,当然要结合丰富的经验。

总之,策划必须以定位和大创意为统领,而不是直接去做那些体系化的专业工作。这就是“找魂”的奥妙。

特色小镇的核心是产业,是内容为王,而不是平台为王。策划好一个特色小镇,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后面的资源整合工作更为重要。

特色小镇的投资主体本质上是运营商,而不是开发商。运营商的主要工作就是搭建平台、整合资源。资源包括产业资源、IP资源、运营资源、渠道资源、人才资源等。整合资源的方式有很多,其中,与相关行业协会的合作最为关键。

近几年,智纲智库在重庆、佛山等地的特色小镇实践中,开创了“产-智-融-府-协”的模式。产即特色小镇运营商,智即智库,融即产业基金,府即地方政府,协即产业协会等。

当然,资源整合不是在策划工作结束之后才开始的。我们在策划工作之初就开始资源整合,协助特色小镇运营商整合那些先导性的关键资源,如演艺、娱乐、健康、养老等超级IP与资源。也就是边策划边整合,我们把这种策划叫做“订单式策划”。

特色小镇倡导的是产业思维,主张去地产思维,但也不能绝对化。产业与地产是主与辅的关系,不是正与邪的关系,不必把地产妖魔化。

一个成功的小镇,应该是启动之后不久就具备自我造血机能,实现正向的现金流。资源再好,如果资源变现能力太弱,导致过度重资产化,也会拖累企业。

因而,在策划之初,就要做好投入产出分析和开发策略设计,做到长计划、短安排。既要做到长远的产业与区域价值最大化,同时也要满足近期的资金回笼。否则,理想很丰满而现实很骨感,是难以为继的。

最后一点提示,就是先开模具后找地。

之前大家的习惯是先拿地,拿完地再请人策划规划,决定项目具体做什么。现在我们主张的是倒过来做,先“开模具”——也就是先谋划好将要做什么样的特色小镇,之后,再按照这种小镇的要求,寻找适合的地块。其本质是首先从企业战略的高度出发,而不是就项目论项目。

综上所述,特色小镇必须谋定而后动。只有建立战略思维,才能抓住真风口、真行情,特色小镇才不会沦为一场游戏一场梦。

失败案例分析——毫州医药小镇

亳州,是中国最大的中药材批发市场。

与经济发达地区南北不靠。北邻河南商丘市,南邻安徽人口大市阜阳市,东临淮北和宿州、西接河南周口,是河南、安徽两省交接地,商业文明相当淡薄。属于市场经济较不发达、市场意识较为落后的中原腹地。

从历史上看,此地农业文明鼎盛,明清就是中国四大药都之一,为华佗的故乡,亳州有个镇就叫华佗镇。

然并卵。亳州中药材交易场所看上去没有沾上中药文化的边,传统批发市场从室外搬到了室内。

根据2012年年底的数据,亳州建有全国最大的中药材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近100万亩,中药材种植专业村800多个,被列为安徽省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建有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市场内交易摊位5000余个,营销网络遍天下,年交易额300亿元,规模居全国之首;全市共有中医药生产企业284家,产值当年达到120亿元。

从数据来看,亳州还是贫困地区。

2015年,亳州GDP942.6亿,本外币存款1260.1亿,人均本外币存款2.4967万元,是安徽地级市中最低的,消费能力比不上人口与其相近的滁州,与其在中药材市场中的地位完全不能匹配,与本人在当地了解到的贫困与非工业化的情况相符。

换句话说,亳州是在小农经济上建立起来的中药大集镇,既没有现代化的中药研发,也没有药材定价与价格风险对冲系统,也没有形成有信用的中药品牌。如果其他地区率先建立起标准化的中药生产、研发基地,亳州经济堪忧。从当地教育数据看,不可能有大规模的研究人才与金融人才。

因此,即使有华佗镇,听起来可以成为中国最具特色的中医药小镇,但不可能成功。

特色小镇,活于产业,重于规划,学习,实践很重要。当前俩种模式,第一按照住建部路径出发,第二,复制浙江运营管理模式,学习产业型构建模式!

责任编辑:郝杰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