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10时许,广渠门桥底下未出现大量积水。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摄
本报讯(记者 闫雪静 实习记者 李瑶)连续46个小时,北京的天好像“漏”了,如注大雨下个不停。气象部门的数据显示,从19日1时至20日23时,全市平均降雨量202毫米,达到大暴雨量级,局部地区达到特大暴雨量级。市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房山区和门头沟区相继发布了暴雨红色预警。各部门、各区紧急应对、加强巡查,城市运行基本平稳。截至记者发稿时,未接到人员伤亡报告,中心城区因积滞水暂时断路共17处,经过全力组织排水抢险,截至23时,已有13处中心城区积水排除完毕,恢复交通。
此次降雨过程持续时间长,从19日1时开始,西南部山区就已开始陆续降雨,此后陆续向城区及东北部山区移动。20日凌晨开始,全市开始普降中到大雨。截至昨日23时,全市平均降雨202毫米,城区263毫米。最大降雨出现在门头沟东山村,达到438毫米。最大雨强为昌平花塔,8时至9时仅一个小时降雨量就达到56.8毫米,房山区平均降雨量达到256.4毫米。在全市雨量监测站中,347个雨量监测站超过100毫米,117站超过250毫米,4站超过400毫米。截至记者23时发稿,部分地区的降雨还在继续中。
昨天8时40分,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11时30分,预警信号升级为橙色,房山区和门头沟区相继发布暴雨红色预警。12时,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升级启动二级应急响应。15时,市国土局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橙色预警,市水文总站共发布四次洪水预警。全市各部门、各区全力以赴,积极应对。市防汛办发出提醒提示,建议市民错峰、减少出行,避免进山活动。
针对雨情,市防汛办要求各山区加强巡查,提前做好重点防汛部位应对准备,加强山区地质灾害的防御,及时转移危险地区群众,严格控制游人进山,必要时采取封路措施。截至昨天20时,全市共安全转移群众3135人,其中房山已安全避险转移902人,怀柔1332人,门头沟419人,延庆393人,昌平89人。
市河湖管理部门及时启动分洪,合理控制河道水位,确保河道排水通畅。昆玉河、南护城河、北护城河、凉水河、清河全部敞开泄洪,莲花河、马草河高水位运行。通惠河高碑店闸下泄最大流量440立方米每秒,城市河湖实施分洪,最大分洪流量142立方米每秒。北运河北关拦河闸下泄流量400立方米每秒,分洪闸分洪流量500立方米每秒。截至20时,市排水集团85座泵站全部开启运行,共抽升雨水151万立方米。
在各部门、各区协同配合、科学调度下,城市运行基本平稳,山区未出现大的险情,全市未接到人员伤亡报告。截至20时,据初步统计,全市发生地质灾害崩塌7处,地面塌陷1处,挡墙垮塌1处;中心城区因积滞水暂时断路共17处,其他公路积水断路34处,经过全力组织排水抢险,截至记者发稿时,已有13处中心城区积水排除完毕,恢复交通;树木倒伏共697棵,砸车11辆。
雨情分析
市气象台:这场暴雨降雨量已超“7·21”
本报讯(记者 刘欢)市气象台昨晚统计分析称,这次强降雨全市平均降雨量及城区平均降雨量均已超过“7·21”特大暴雨,但小时雨强不及“7·21”。
受黄淮气旋北上的影响,7月19日凌晨至20日白天,本市出现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降雨持续时间较长,雨势相对平缓,对增加水库蓄水和净化空气非常有利。降雨主要出现在7月19日白天以及20日凌晨至傍晚两个时段,其中7月19日白天本市大部分地区出现中到大雨,西部山前达暴雨;7月20日凌晨至白天大部分地区出现暴雨,西部山前、城区及南部地区出现大暴雨,局部地区达特大暴雨。
此次“7·19”强降雨,与2012年“7·21”特大暴雨有何异同?市气象台专家做了对比分析,称两次强降雨天气过程,共同点为过程雨量大、降水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
至于两者差异,专家称,一是影响系统不同,“7·21”特大暴雨是受冷涡东移影响,而今年的“7·19”强降雨,是受黄淮气旋北上影响。二是对流性不同。“7·21”特大暴雨对流性较强,雨强大,雨量为100.3毫米/小时,相比之下,今年的“7·19”强降雨对流性较弱,雨强相对小,雨量为56.8毫米/小时。三是影响时间不同,根据统计,“7·21”特大暴雨持续时间17小时,而今年的“7·19”强降雨,截至昨天晚上记者发稿时已持续40余个小时,且仍在持续中。
从降雨量来看,“7·21”全市平均降雨量为170毫米,城区平均降雨量为215毫米,最大降雨量出现在房山河北镇,为541毫米。
专家分析,由于降雨还未结束,所以过程雨量暂无法统计,但截至昨天21时全市平均降雨量及城区平均降雨量均已超过“7·21”。不过,这次“7·19”强降雨虽持续时间长,小时雨强却不及“7·21”。
根据昨天下午的统计,这次“7·19”强降雨过程为大暴雨量级,局部为特大暴雨量级。这比前一天的预报又提高了一个量级。对此,市气象台相关工作人员称,天气预报不仅仅是降雨预报,各要素预报都受到理论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准确。至于为何这次降雨量已超“7·21”特大暴雨,却只定在大暴雨量级的问题,专家解释称,根据雨量等级划分,12小时降水总量超140毫米或24小时降水总量超过250毫米才能定义为特大暴雨。当年“7·21”是在24小时以内降雨量超过了250毫米;而“7·19”大暴雨在24小时以内降水总量并未超过250毫米,目前的降水量是40多个小时累计的结果,所以不能定义为特大暴雨。
责任编辑: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