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春虹
7月15日,中国保监会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召开保险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扶贫办要求,要将保险纳入各级扶贫规划及政策支持体系。河北省扶贫办,宁夏、江西、贵州、甘肃保监局,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国元农业保险公司等8家单位在会上作经验交流。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部分保险公司代表在会上签署并发布《保险业助推脱贫攻坚倡议书》。
据了解,我省保险企业在脱贫工作中屡有动作。
6月28日,中国人民保险与阜平县人民政府在阜平县举行签约仪式,启动实施“政融保”金融扶贫项目。这是我省保险扶贫工作的进一步延续。
记者昨天从河北省金融办获悉,截至目前,全省扶贫贷款已覆盖龙头企业2.1万家、建档立卡贫困户47万户,发放到户扶贫小额信贷57.3亿元。保险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保险业正成为扶贫攻坚生力军
中国人民保险与阜平县人民政府在阜平县举行的“政融保”金融扶贫项目签约仪式上,中国人民保险与阜平县首批涉农客户签订了融资合同,为阜平县嘉鑫种植公司、阜平县顺旺饲养场等5家农企,以及任占虎等6位种养户提供近2000万元的支农融资,这些农企和农户因此有了脱贫资金支持。
中国人民保险结合阜平县扶贫工作实际,开发设计了系列融资产品,首期推出的是“人保支农融资”,支持对象是阜平县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且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户和涉农企业。根据农户、涉农企业或合作社需求,中国人民保险能够提供10万元-1000万元的融资支持,最长融资期限可达3年。
据了解,保险企业正在河北的脱贫工作中大显身手。
2010年,滦平县鼓励贫困户养猪,最高补贴达到9万元,大学毕业后嫁到这里的赵敬娜感觉机会来了,她跟乡亲们借了30多万元建设猪场、繁育猪崽,但是借款很快花光,每天上千块钱的饲料费让她一筹莫展。她满怀希望地去银行贷款,可没有一家银行贷给她,失望郁闷的赵敬娜在一家银行里哭了起来。为何银行不敢给一贫如洗的赵敬娜贷款呢?银行也忧:贷出去,收不回来咋办?
2015年下半年,滦平县供销社搭建的名为“政银企户保”的供销金融扶贫平台给其贷了款。据悉,在这个平台上,政府、银行、供销社、农户、保险公司各司其职,组建供销农民合作社联合社作为平台运行市场主体,按照“政府注资、供销社筹资、市场化引资”的方式,建立贷款风险补偿基金,银行按1∶10的比例放大贷款规模,支持农户发展产业。同时,引进保险公司承保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建立信贷风险分担机制,当风险补偿基金发生代偿风险,由保险公司承担部分损失,解除银行的后顾之忧。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