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天津市发改委日前召开的“规划新蓝图 共谱新华章”公众建言献策活动总结会了解到,为期一年的“十三五”规划公众建言活动已结束,共收到群众建言15046条,公众调查问卷收回6万多份。
据了解,活动自2014年11月启动以来,来自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年龄的市民纷纷加入。城市发展、民生保障、文化旅游、区域协同、资源环境等成为群众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多市民提出的建言内容翔实,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可操作性。创建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加强停车设施建设管理、帮助退伍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提高大气污染防治水平等多条优秀建议,被“十三五”规划《纲要》吸收采纳。
市民霍兆虎告诉记者,为天津未来建言献策不仅仅是权利,更是市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这次建言中,他认为天津应该提升自身城市文化内涵,要有城市标志,比如用展现津城起源的漕运和船舶建设城市文化建筑等。河西区市民孙洪文是第二次参加建言献策活动了,在“十二五”规划征集建议时,他提出的就近入学建议已部分实现,这次他仍然对升学制度改革提出了详细的意见和建议。(记者 孔令彬)
责任编辑:崔有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