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目前,辽宁省许多地方都在打温泉牌,旅游爱上温泉,房地产爱上温泉。有挖地“三尺”的,有把温泉引入住户的,有开着车每天运温泉水售卖的……但开发温泉产业,首先要考虑到温泉是缓慢性再生水资源。丹东让温泉喘口气,其实是让这个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上来。
引子
丹东市在《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15年末,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0.48亿立方米以内,削减地下水开采量0.09亿立方米。 ”而早在3年前,丹东就制定了每年90万至100万吨的温泉开采量。
作为占我省温泉资源总量 1/3的城市,丹东的温泉不仅水丰而且质优。地下热水清澈透明,平均水温达61℃。丹东温泉水资源如此丰厚,为什么还要限制温泉每年的开采量呢?
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丰水期水位连续3年下降,今年最枯水位警戒线已超30米
这是一组监控数据。
丹东温泉水井在9月丰水期的水位分别为:2013年是44米;2014年是46米;而今年最枯水位发生在2月份,为109米,7月份水位上升到62米,预计到9月份丰水期,最乐观水位推算是48米左右。
明显的递减,尽管幅度只有 2米左右。 “近两年丹东地区干旱少雨,补给越来越不足,因此水位逐年下降,趋势明显。今年的情况尤为严重。”丹东市水务局温泉管理专家杨东浩告诉记者,根据对五龙背地区的水位监测情况,最低水位的合理标准应该在80米线上。显然,今年最枯水位已经超过这个警戒线接近30米。 “面对干旱少雨,对温泉补给不足的现状,我们更要严防死守。现在,每年的开采量严格控制在90万至100万吨,基本可以维持采补平衡。 ”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实现温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丹东市划出开采量90万吨 ‘红线’,坚决不能逾越。 ”丹东市水资源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高军芳表示。
终于可以喘口气了
温泉是缓慢再生水资源,需要休养生息
正因为丹东富水,肆意滥采的过往,让杨东浩回忆起来十分痛心。在2006年至2010年最混乱的时期,以温泉闻名的振安区五龙背镇,“每天有一二百车温泉水,被拉到市内销售。以每车10吨水计算,每天的开采量至少在1500吨以上。 ”这样的无序开采,使属于“再生缓慢资源”的温泉水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到2010年至2011年,五龙背温泉水井丰水期的水位由曾经最好年份的16米,一度降到最低时的110米。靠大气降水完成再生的温泉水,在采补生态循环中,出现严重失衡,“五龙背的温泉,都快喘不上气来了! ”高军芳痛心地说。
这里所说的“再生缓慢资源”概念,传达了两个层次的含义:其一是温泉水资源可再生,其二是再生过程缓慢。
这得从丹东地区地热温泉资源的成因说起。杨东浩向记者解释:“从丹东温泉水位观测数据来看,每年8、9、10月份温泉水位最高。这源于7、8月份,是丹东全年降雨量最密集的季节,大气降水补给温泉水,使其水位上升。 ”他进一步解释说,大气降水渗入地下后,随着深度的增加,在地温场的加热下,不断获得越来越高的温度而成为热水。当遇到阻水的岩脉和封闭的构造时,在不能继续向纵深运移的情况下,改变为水平方向径流。当遇到上升有利的基岩裂隙通道时,便在压力水头和热驱动力的作用下,返向地表运移、上升,在有利出露的地表部位流出温泉。
这一循环过程就是地热温泉水补给、径流、排泄的全过程。由此可以看出,大气降水是丹东地区温泉水的补给源,但补给过程相对复杂不可控,所以在时间上有个滞后效应。正因为温泉水资源“缓慢”再生,抢救温泉水资源就必须要让它有足够的喘息机会。
监控温泉出水量
给温泉井口安水表,超采系统就亮红灯报警
7月7日,记者来到丹东市水务局温泉管理所。在杨东浩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他的电脑上呈现的远程智能监控温泉水表。这是让杨东浩和丹东所有温泉水管理人员都引以为傲的示范技术,在全省同行中处于领先而且是运行最为成熟的远程智能管理系统。
通过这套系统,被监控的温泉水表流量信号可实时传输到电脑终端。这个看上去高深的系统,实际原理很简单。将配有电源和信号发射装置的智能监控温泉水表安装到每个温泉水井管道中,以超声波电子脉冲形式计量温泉水流量,再像手机信号那样,利用网络传输,被电脑上的监控流量软件系统接收。
在电脑终端的屏幕上,五龙背地区所有温泉水井一目了然,可以监控每眼井是否抽水工作,包括水表瞬时流量、累计流量等数据。在当天的10时30分,所有水井均显示绿灯。杨东浩给记者演示,显示出的水井指示灯若为红色,便表明该水井违规取水,管理人员就可以直接在远程智能系统上操作“禁止取水”,予以立即断水。 “这样高精度的点对点管理,完全杜绝了温泉水的跑冒滴漏。 ”
这套系统运行两年多,除电线无意中刮碰扯断,以及水表结垢失灵等意外情况,“红灯”始终没报过警。
科学“节流”为丹东的温泉水资源赢得了喘息的机会,两年多的努力,部分老井水位在丰水期逐渐回升到36米。
虽然形势有所好转,但杨东浩还是乐观不起来。在 2003年的非典时期,所有用户全部停止用水,水位在7个月左右的时间里,从30米回升到16米。 “按此推算,现在水位从60米回复到16米,至少要2年以上。 ”
为什么打1500米以上深井
在2006年出台的《丹东市地下热水地球物理探测报告》中,明确采用了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给出的结论:丹东市五龙背地区有深层热水构造,深层1500米以下有热储构造。
以五龙背地区为例,如果政府招商引资一个大型温泉项目在此落户,那么就要在五龙背温泉中心区域以外的热田边缘地带找水。同时,还要考虑到对现有井的取水影响问题,选择与现有井的含水层位置、深度不一样的区域。最好是打深井,在1500至2000米区间取水。这样,深井取水对于地处花岗岩地区的丹东,不会带来地面沉降等生态危害,关键是可以防止把地面有害化学物质带入地下造成污染。
论证了温泉取水的科学性,丹东也对温泉水的人工补给技术——“回灌井”进行了理论论证。
“回灌井”技术,是指采用人工措施将地表水或其他水源的水注入地下以补充地下水,又称“地下水人工回灌”。杨东浩掰着手指细数“回灌井”技术的好处:它可以增加地下水资源;控制和提高地下水水位,防止由于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导致水质恶化、地面下沉或海水入侵等不良后果等等。这个技术若能得以实施,可以节省温泉的再生时间,并能实现温泉水的定向补给,这样,温泉水源便由“靠天”变成“靠人”。
对回灌水源的解决成为该项技术的关键和难题所在。冷水回灌可能造成水温的下降,而热水回灌又有可能带来对水源的污染。所以,必须要有洁净的水源,不能污染地下水,而且温度不宜过低,否则会造成整个温泉区温度下降。 1996年,丹东市温泉管理所曾搞过回灌试验,用冬季取暖回水回灌。经过实验,技术方法可行,但仅能在冬季回灌,而且水量有限,看上去作用不太大,效果不是很理想。
不仅如此,是否需要带压回灌也成为该项技术实施的另一个阻力。过去做回灌试验是水位在20米左右,回灌井回灌水量大了,回灌水会从井口溢出,因此需要带压回灌。现在水位在100米左右,水压约10个大气压,那么靠水的自然压力能否起到更好的效果?□本报记者/王卢莎
山清水秀的五龙背,温泉资源丰富。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