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建设及经济快速发展,人口规模不断提升,呼市高峰期供水已现缺口。为此,呼市启动了引黄二期工程,并于6月30日通水试运行。
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引黄二期工程将为呼市每日增加20万吨的供水量,使城区日供水量达到60余万吨。其中,地下水20多万吨、引黄一期及二期总供水量40万吨,这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呼市用水紧张状况。
那么,黄河水是如何成为居民用水的呢?记者了解到,黄河水从托县预沉厂经过63公里管道进入金海调蓄水库,进行二次沉淀后,再经过16公里流入金河净水厂,通过加药、沉淀、水源搅拌、絮凝沉淀后,进入滤站,再通过石英沙过滤流入清水池,在清水池进行加氯消毒后,通过吸扬井、加压泵站打入城市管网。整个过程历经八九个环节。
也有不少市民担心,黄河水作为生活用水安全吗?呼市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引黄扩建工程建设项目部负责人李刚介绍:“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将水质标准由原来的35项增加到106项,呼市水质监测中心的检测能力目前已经达到106项指标。也就是说,通过106项指标检测后,黄河水才会被配送到城市管网中。因此,市民完全可以放心饮用黄河水。”据介绍,黄河水将由供水管网逐步从城市外围向市区配送。(刘志贤)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