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太原6月10日电 固定宽带接入互联网用户新增50万户,新增4G用户150万户;11个设区城市开展绿道绿廊试点建设;新建城市道路900公里、改造400公里;新增和更新公交车辆1000辆以上……6月9日,从山西省政府获悉,《山西省改善城市人居环境2015年行动计划》出台,大力实施设施提升、城市安居、城中村改造和环境提质“四大工程”,确保2015年城市人居环境有明显改善。
设施提升工程
贯彻落实光纤到户国家标准,固定宽带接入互联网用户新增50万户,新增4G用户150万户,使用高宽带用户不断提升。完善公交设施,加快运能增长,拓展公交网线,全省新增和更新公交车辆1000辆以上,太原晋中同城化和高校新校区公交网络不断拓展和完善。设区城市公交出行分担率平均达到22%,太原要达到30%。加强地下管线管理。完成地下管线普查,编制地下管线规划,建立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加快推进城市主干道和商业核心街区的管线入地。抓好太原市、山西科技创新城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加快道路新建和改造,加快行人过街天桥(地下通道)、人行步道、自行车道、无障碍设施和公共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
城市安居工程
加快实施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同步完善配套设施;积极推行共有产权住房建设。全省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18.1万套(其中棚户区改造15.1万套,不含城中村),建成18万套。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规范存量住房市场,发展租赁住房市场。全省商品房新开工面积4000万平方米,竣工2800万平方米。
城中村改造工程
开工改造城中村126个,7.2万户,改造面积769万平方米;同步配套水气热电、道路、绿化等市政设施,设施维护和环卫管理纳入城市体系,统一管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地方法规政策,改造后的城中村居民纳入相应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环境提质工程
新建城市污水处理配套管网800公里,完成39座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污水再生利用率达到20%以上。建成14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全省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县县有”。强化大气污染防治。11个设区城市的建成区全部淘汰10蒸吨/时及以下燃煤锅炉、茶浴炉;推广应用安全性好、经济性佳的电气混合锅炉和蓄热式电锅炉;加快推进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工作,完成国家下达的2015年度淘汰任务,并全部淘汰2005年底前注册的营运类黄标车。工地扬尘控制合格率达到90%及以上。
城市建成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85%或在2012年的基础上年均增长6%以上,创建省级保洁示范街和容貌示范街各36条。全省新增城市绿化面积2000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0.6个百分点。11个设区城市编制完成绿道绿廊规划,并开展绿道绿廊试点工作。每个县级城市至少建成一个功能完善的防灾避险公园。创建不少于5个园林城市(县城)。实施“绿色建筑”行动。重点抓好新建居住建筑执行65%的节能标准。开展城市河湖水系综合治理,完成河道整治50公里,建设河湖蓄水美化面积20平方公里。(赵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