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环渤海 > 正文

“互联网+农业”成效显现康平农产品“线上”拓市场

来源: 辽宁日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除了服装、面膜,微信上还能买到啥?5月18日,记者在康平县张强、郝官、两家子、二牛等乡镇采访时了解到,微信、QQ等互联网工具已经成为康平农产品销售的新平台。不受时间、空间等条件制约,越来越多安全、新鲜的农产品在“线上”找到了市场。

“别看俺们人在农村,只要打开手机上微信,就能随时知道北京等大城市粮油市场的价格,点一点,就能把咱的优质杂粮卖到北京,神奇吧!”5月18日上午,张强镇农嘉人粮行老板刘百生拿手机上微信,随着收购、物流、销售等信息不断闪动,康平地产的小杂粮就一批批卖到了北京的粮食批发市场。

张强镇是杂粮之乡,盛产小米、高粱、荞麦等小杂粮。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不时有农户前来农嘉人粮行送粮。一名农民告诉记者,现在是粮食销售淡季,传统渠道的销路不是很多,但通过微信群卖粮,不用跑腿,不用吆喝,微信就给你找到了客户,还能拿到现钱。

“这几年杂粮丰收,可是农民的收入却不高,主要原因是销售价格上不来。”刘百生说,相比康平本地的销售价格,北京等地区的杂粮价格要高出一大块,但是渠道少、规模小一直困扰着本地杂粮远卖远销。

为了吸引更多粮农、扩大销售规模,起初,刘百生尝试通过手机向周边地区的农民、农产品经纪人、农业企业负责人发送购粮消息。“没用多长时间,信息转发量就达近万人,有时我一天能接到数十个供货电话。”刘百生说。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更新,刘百生把发短信的方式升级成通过微信群和QQ群联络。

在收购信息即时发布的同时,刘百生还联系北京地区的农业经纪人将销售信息传出去,让更多人知道康平有物美价廉的小杂粮。远在北京粮食批发市场的粮商不仅可以随时了解康平的货源情况,同时会将每日市场上的杂粮销售信息发给刘百生。

面积不过800平方米的粮行,俨然成了一个“小杂粮情报站”,整合了粮农、物流车主、北京粮商的各类信息。现在,刘百生的手机里,种植大户和粮食经纪人有80多人。刘百生说:“他们的粮食经过筛选和烘干,10个小时就可以摆上北京市场,两三天就可以卖到广州一带。”

和张强镇的刘百生一样,郝官屯镇蔬菜种植大户倪久元、两家子乡棚桃种植户王百合、二牛镇威亚都市庄园的杨飞都运用QQ和微信建起了自己的绿色农产品朋友圈,无公害韭菜、小柿子、小白菜等时鲜果蔬都在“线上”找到了销路,销售情况十分看好。

康平县农村经济管理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利用手机、电脑发布农产品信息,收效特别明显。近几年,康平县大力发展绿色蔬菜、寒富苹果等种植产业,很多农民转型跑运输、搞贸易或当起经纪人,通过互联网与外地农产品经纪人形成信息交流圈,让全县农产品“上线”开拓市场。目前,康平县正在和京东商城合作,采用“互联网+农产品营销”经营体系进一步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




责任编辑:乔慧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