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金融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前9个月金融和金融服务机构新增数量是去年全年新增总量的1.5倍
IPO重启以来辽宁首家境内主板上市的公司、沈阳本土企业禾丰牧业,8月8日正式进入A股市场,开盘当天即被“秒停”,复牌后“封死”涨停板。紧随禾丰,萃华股份将于11月4日在深圳中小板上市,沈鼓集团、盛京银行等企业上市步伐也正在加快,目前沈阳拟上市企业总量居全省首位。
与沈阳企业积极融入资本市场相呼应的是,今年1至9月,全市新建、引进金融和金融服务机构达52家,新增数量是去年全年新增总量的1.5倍。金融业对经济贡献率进一步提升,截至9月末,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实现306.8亿元,增长11.9%;金融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9.6%。
国务院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措施出台后,沈阳市已形成专项工作方案,进一步推动全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民营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前期筹备,为激发市场活力、增添振兴动力提供支撑。而随着沈阳经济区优化金融生态改革试验专项方案去年底获批,首个国家级金融生态改革试点项目落户沈阳,良好的发展态势与新一轮东北振兴释放出来的机遇相叠加,沈阳金融业以及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正迈入快速跃升的发展期。
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离不开金融业的强力支撑。沈阳市把发展金融业作为事关沈阳产业升级、事关新一轮振兴发展的重大战略进行部署和推进,全力以赴加快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沈阳市金融办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沈阳市金融和金融服务机构总数已达708家,以金融商贸开发区、沈阳金融街、皇姑区北站北地区为核心,以沈北新区东北金融后援基地、铁西区产业金融功能区为重点的金融业空间发展框架全面拉开。
要素集聚,只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表象。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的根本功能是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围绕沈阳乃至辽宁产业发展的趋势和需求,沈阳市组织开展多种形式银企对接,进一步完善多元化融资服务平台。截至9月末,沈阳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9965亿元,同比增长12%,比年初增加784亿元,为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加大信贷力度的同时,沈阳重点抓好促进企业直接融资、扩大股权投资等工作,大力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7月18日,东北首家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辽宁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在沈阳正式上线,首次挂牌交易金融资产就超过了500亿元。辽宁股权交易中心也发展迅猛,目前已有567家中小微和科技型企业在中心挂牌。对接企业实际需求,沈阳市推出小微企业“助保贷”、科技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等金融创新产品;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起科技金融专营机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融资租赁服务平台相继启动;全市已设立6家科技小贷公司,数量全省领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