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9日,辽宁表彰优秀企业家,20名沈阳企业家光荣上榜。这些企业家们在各自的行业领域改革创新,成为沈阳振兴路上的主力军。今天的“我是沈阳人”栏目的主人公就是其中的一位。
只有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产品满足不断升级的市场需求,并有强烈的主动作为精神和抢占先机的意识,企业才能不断引领时代,才能抓住国家提供的任何机遇。沈阳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就是这样一个企业发展的样板。早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沈信公司从管理、技术、市场等方面开始转型升级,从而赢得中国六次铁路大提速、中国高铁大发展提供的机遇,迈向了制造新高度。2016年,沈信公司年销售收入达到14.5亿元,实现利润4.5亿元,人均GDP突破百万元,人均利润超过30万元,创造综合指标同行业第一业绩,成为一张响响当当的高铁名片。这一年,沈信公司迎来新的党委书记、执行董事——赵旋。
由一名大学生到举重若轻的企业执行董事、法定代表人,从洛阳姑娘到辽宁省优秀企业家,赵旋用了27个春秋。“我早就把自己当成沈阳人了,我爱沈阳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沈阳已融入到我的灵魂深处。”
“沈阳制造”在我心中最有分量
1990年从原大连铁道学院毕业后,赵旋来到了沈阳。“我对沈阳第一印象,是在去工厂报到的路上获得的。我问了两次路,回答的一个是中学生,一个是大娘,不仅告诉我具体路线,还把周围的企业给我介绍一番,我能感受到她们的自豪。”
到了工厂后,赵旋得知,工厂竟然是1937年建的!后来她发现自己单位周边的企业,拿出一个就是一段辉煌厚重的历史,讲一个就是国家工业发展中的一座丰碑。“‘沈阳制造’金光闪闪,当时中国只有沈阳和上海等少数几个地方敢于以城市名字称为‘制造’。我感受到了沈阳的巨大力量,也寻找到了与自己人生发展切合点。”赵旋坦言。
沈阳是我成长的平台
一步一个脚印地做了6年产品研发人员,然后晋升为总工办副主任、主任,副总工程师,副总经理,再到2014年的总经理,2016年的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在沈工作27年的赵旋回忆履历,充满激情。
“因为有这个好的时代,沈信公司又有一支勇于创新、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干部职工队伍,才有了我的今天!”赵旋无限感恩。作为原铁道部部属企业,沈信公司有过辉煌历史,也有“走麦城”的经历。曾经因技术创新滞后等问题失去了铁路纵横制交换机这一支柱产品,一夜之间,公司几近破产。以此为借鉴,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沈信公司从制度、技术、产品等开始了创新之路,为转型升级主动做好准备。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铁路开始了六次大提速,并于本世纪初迈向高铁时代。凭借技术领先、管理过硬、企业文化先进,沈信公司抓住了机遇,成为了中国铁路发展的受益者,获得了快速发展。其继电器通过持续改进处于行业引领地位,占据了中国市场70%以上份额;其各类电子产品在中国高铁、城轨等广泛应用,成就了沈信公司半壁以上江山。沈信公司成了中国高铁“眼睛”的最大制造基地和行业标杆。
“沈阳工业文化推崇技术至上、质量第一,讲究爱岗敬业,提倡工匠精神,这在我们企业都充分表现出来了。在此氛围下,我性格和习惯也发生了深刻地变化,形成了诸如追求尽善尽美、讲究集体荣誉感、追求持续创新意识等品质,推动了我快速成长。”赵旋如是评价自己与沈阳关系。
打造高铁最美“眼睛”回报沈阳
作为女性企业家,赵旋不仅工作充满激情,更有女性的细腻情感。“27年来,沈阳这座城市像母亲一样用自己博爱和厚重的工业文明培育了我,提升了我,我永远不会忘记。所以,我要回报,用一流的业绩为母亲增加光彩、让母亲为自豪!”
作为企业的执行董事,赵旋深知自己责任重大,要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中国高铁最美丽的“眼睛”。“产品向智能化发展,管理向智能化提升,质量向世界最高级迈进,这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和前进方向,我们要通过不断努力去锻造中国高铁耀眼的一张名片,为沈阳制造增添光彩!”赵旋坚定地说。
最近,刚刚发生的两件事,给赵旋更大的信心:代表着世界最高水平的高铁京沈线,被中国铁路总公司等有关部门评价为“精品化、示范化、智能化、廉洁化”样板工程,其中室内信号设备大部分由沈信公司生产制造的。另一个件事是,沈信公司智能化新工厂建设正在积极推进中。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 刘国栋
责任编辑;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