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天津开发区管委会获悉,天津开发区将围绕“双万双服”活动的开展,重点对区域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科技型企业和重点建设项目开展“一对一”分类帮扶,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摸清实情,落实政策,破解难题,实现创新提质、效益提升和发展提速。
形成企业反映问题闭环机制
通过“双万双服”活动的开展,开发区将支持盈利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加快成果转化,扩大生产规模,拓展市场空间,壮大企业综合实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支持微利企业找准增长点,实施技术改造,加快装备升级,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扩大市场份额,提升盈利水平;帮助困难企业深入分析生产运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准症结,拟订方案,对症下药,尽快实现降成本、去产能、扩市场、增效益。
据介绍,开发区将组织工委、管委会副处级以上干部208名,分别设立工业企业服务组、服务业企业服务组和科技型企业服务组,具体对接区域内重点企业和项目,针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实行“一对一”帮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形成内部覆盖全体干部、外部覆盖全域企业的“双覆盖”帮扶体系。同时,完善企业反映问题的流转、监督和反馈机制。依托滨海新区政企互通服务平台,及时对企业反映的问题进行汇总分类,落实帮扶干部,督查解决结果,及时反馈企业,形成企业反映问题的闭环机制。
使企业最大化受益
开发区将管理维护政企服务平台并与滨海新区平台进行对接,实现信息搜集、问题分发、过程监控、成果分析四大功能,做到全部门参与、全天候服务,将2016年底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准限额企业以及科技型企业分成三级三类,即央企、市属、区属三级和国有、民营、外资三类,并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按盈利、微利和亏损三种情况分别列入“绿表”“黄表”和“红表”,形成“企业分类花名册”;结合企业自行填报内容以及既有的企业产值、营收、利润、资产、负债、用工等信息,形成“企业综合情况卡”;按照资金、公共服务、公用设施、行政审批、人才用工、用地、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其他问题等对企业问题进行分类,形成“企业分类及问题需求统计表”。做到企业登录100%、信息采集100%。
开发区还将根据产业发展需要,研究修订开发区政策体系,提高各项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竞争力,打造开发区“政策高地”;强化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制定严谨规范的实施细则,实现政策兑现科学规范、及时高效。同时,各个工作组带政策下企业,帮助企业吃透精神、用足用好,及时享受政策红利,使企业最大化受益。(记者 王森 报道)
责任编辑: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