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沈阳2月10日电(蒋山)新年伊始,丹东市招商局派出三个工作组会同各县(市)区招商团队,北上吉林、哈尔滨,南下上海、杭州、常州、深圳、海南等地,开展了2017年第一轮“走出去”招商活动,收获颇丰。
1月3日至7日,“长三角”组团南下至杭州、常州和上海。在杭州,参加了“2017中国互联网+特色经济”招商引资研修班学习,参观考察浙江颐高集团、杭萧钢构总部及生产基地,推进“颐高创业园”和“颐高智能广场”项目。在常州,就加强两市企业对接、引进500强企业、开展招商干部交流等方面达成初步意向。在上海,就上海服装鞋帽协会2017理事年会在丹东举办达成一致意见;1月5日至11日,东北组团北上哈尔滨、吉林两地。在哈尔滨,代表团参加了“2017中国-哈尔滨东北地区产业创新优化升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农业项目招商会”,东港市招商团队与光明伟业就前阳生态旅游养生养老特色小镇项目进行了深入洽谈。在吉林,代表团考察了永吉县现代农业园区和电商产业园,召开了丹东临港产业专题招商推介会;1月12日至18日,“珠三角”组团奔赴海南、深圳。在海南,代表团参加博览会、走访企业,考察了海口澄迈四季康城中国特产一条街项目,并就两地特色农产品市场互换、丹东特产进驻四季康城达成初步意向。在深圳,代表团考察了仓亿九洲跨境商城,与深圳海景达集团、中意集团进行了洽谈交流。
此轮集中“走出去”活动,是2017年丹东市实施“精准招商”开局之举。通过精心梳理,丹东市招商局形成了更加清晰的工作思路。
夯实责任体系,明确“由谁去招商”。
“带着载体地区走出去”,突出县区、经济区、产业园区“第一主体责任”。根据《丹东市2017年“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年”实施方案》要求,推行招商“四个一”工程,即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作为各县区、经济区、产业园区一把手工作,建立由招商局牵头的一体化组织体系,组建一支精干招商队伍,形成“方方面面都动员、招商一盘棋”的工作机制。同时,进一步明确招商引资主体与分管领导联动招商、联合考核,真正将招商任务分解落实到位。
精心筹备,明确“拿什么招商”。
针对消化优惠政策、注重环境竞争、讲究质量效益的招商新常态,丹东市招商局将丹东区位和环境优势、产业特点、现有要素、所需项目等整理编制成《招商引资手册》,为推介宣传、明确主攻方向、找准适合项目打好基础;深化项目包装工作,对于在谈或近期可谈的招商项目,充分贯彻精准化、可操作、有特色的基本要求,最大限度提升项目的对接度;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和重点建设项目库,按照工业、农业、服务业、旅游、房地产、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做好分类管理;实行洽谈、签约、开工、复工等状态实时跟踪,全面掌握项目进展情况。
突出主攻重点,明确“从哪里招商”。
开展主题招商,围绕主导产业延链补链招商、新业态新模式招商、新的增长点招商三个专题,瞄准重点地域,对内紧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核心区域,密切关注重庆、成都、武汉等中心城市,主动对接与丹东优势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集聚地区,锁定上下游关联企业尤其是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用好招商平台:发挥商会招商的作用,广拓渠道,深挖商源;强化节会招商、定点招商、PPP招商和以商招商,努力签约一批产业关联度高、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
营造优良环境,明确“怎样招成商”。
从软、硬件两方面打牢招商基础,提升服务质量,吸引客商入驻。硬件方面,突出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商业区招商引资主战场、主渠道作用,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建设,以优良的承载能力吸引投资,确保项目招得来、落得下、留得住。软件方面,起草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对重大项目制定“专案”推进、“专班”研究、“专人”负责,为企业提供保姆式、“一站式”服务,营造宽松的亲商、安商、富商环境。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