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廊坊市共接待游客2695.69万人次,同比增长33.01%;实现旅游收入285.84亿元,同比增长41.55%
本报讯(记者解丽达)1月27日(农历除夕),一年一度的2017京津冀中华大庙会又在香河中信国安第一城准时与游客见面。穿越时空亲临“皇家”新春盛典,体验VR骑行,体感绘画,欣赏京剧变脸,倾听乌克兰女子乐团演出……七天假期里,游客在这里体验了一场融科技感、民族味、国际化于一体的独特庙会。
以恢宏的老北京建筑群为舞台,中信国安第一城自2015年起成功举办了三届京津冀中华大庙会,创下了建城以来规模最大、影响最广、项目最多、人气最旺的节庆活动纪录,被誉为春节期间京津冀地区最具年味儿的文化大庙会。
没有名山大川、缺少名胜古迹,廊坊却主动破解资源匮乏难题,坚持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出一条产业大市的新路,初步打造形成京津冀地区重要的旅游城市。
2016年,廊坊市共接待游客2695.69万人次,同比增长33.01%;实现旅游收入285.84亿元,同比增长41.55%。刚刚过去的2017春节假期,廊坊旅游市场再创新高,共接待游客47.8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5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8.32%和34.74%。
去年9月30日,廊坊市召开全市首届旅游工作推进大会暨乡村旅游动员会,提出把旅游业摆到推动廊坊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美丽乡村、打造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位置,倾力打造京津冀都市城郊型乡村旅游的新样板。
“必须转变思想观念,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认识、谋划和推动旅游业发展,把旅游作为支柱产业来打造,奋力开创旅游产业发展新局面。”廊坊市委书记冯韶慧介绍,廊坊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发展全域旅游为方向,以乡村旅游为重点,全面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围绕“京津冀休闲目的地”的定位,廊坊规划和推出了“影视文创、乡村休闲、温泉养生、骑行竞技”四大品牌以及“第什里风筝小镇、大城红木文化小镇、国华影视小镇、威武屯骑行小镇、别古庄核雕小镇、庄络亲子农场小镇”六个新兴旅游目的地,形成了“一个口号、一个定位、四大品牌、六个小镇”的“1146”廊坊旅游品牌体系。
以全域旅游为方向,廊坊立足乡村资源,突出地方文化特色,把地方特色元素融入到各个项目及设施建设中,开发建设了一大批精品乡村休闲和文化旅游景区,倾力打造全省乡村旅游新样板。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包括乡村旅游在内的旅游项目79个,总投资923.02亿元。全市A级景区增至33家,4A级景区达到6家。
努力优化旅游产业要素,廊坊推进旅游重大项目建设,引进鲁能集团、港中旅集团等战略投资商,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超过800亿元。他们连续成功举办八届国际热气球节,承办中国国际自驾车旅行大会,开展十大旅游商品评选、“廊坊好味道”美食名吃评选、廊坊旅游主题歌曲征集评选等一系列活动,让廊坊旅游走出河北,走向世界。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