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7月22日电 (尹星云)7月22日,由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政府和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共同主办的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区推介活动在顺义区盛大召开。89家市、区服务业扩大开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驻京使领馆、侨资企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企业等300余家企业及机构参加此次会议。现场签约了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航材共享项目,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多个项目。
新定位迎来发展新机遇
顺义区曾被誉为“京郊粮仓”,过去现代工业几乎一片空白。截至1994年底,全区工业利润的85%和上缴税收的73%还来源于“两瓶酒、一盘肉”上,即燕京啤酒、北京醇白酒和鲲鹏食品。近些年来,依托首都机场,顺义发展航空、物流、会展、高科技制造业,逐步形成了以临空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主导、多点支撑的经济格局,实现了从“京郊粮仓”、“工业强区”再到“临空经济区”的跨越,2011年成为北京市第五个GDP突破千亿元的区县。
顺义区产业基础雄厚,是全市重要的工业产业基地。去年全区工业总产值2813.3亿元,占全市总数的16%,“十二五”时期总量稳居全市第一。近年来,随着顺义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各项工作的不断推进,该区服务业呈现了增长迅速、结构多元、质量提升的发展态势。去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41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8.4%,已经超过了工业占比。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24.76亿元,其中服务业收入的比重达63.14%。新批服务业项目吸引合同外资占全区吸引合同外资90%以上。从这个意义上看,创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区既是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符合北京市城市发展定位和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客观要求,也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顺义作为首都功能疏解重要承接地和新增首都功能主要承载区的作用,同时还能促进高端服务业在顺义区内集聚,进一步发挥天竺综保区的外向型经济引领作用,加快高端涉外服务业集聚发展,助推首都服务业扩大开放。
服务业扩大开放引领全市发展
顺义区将紧紧围绕天竺综合保税区、临空经济核心区和中关村顺义园3个重点功能区,依托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国家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北京国际科技贸易基地等产业平台,聚焦航空服务、智能新能源汽车、科技服务、地理信息服务、文化贸易服务、国际商务和旅游服务以及金融服务等七大服务领域,提出38项试点政策,选取顺义区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试点试验,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为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力争经过2年实践,提升投资与贸易便利化水平,巩固和提升临空经济、智能新能源汽车、地理信息、文化创意、科技贸易、商务会展等区域特色产业的优势地位,培养和引进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形成产业和企业的聚集区,力争实现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0%以上,服务业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65%以上。
“政策叠加”助力示范区建设
顺义区商务委、发改委、金融办等34个部门组成的顺义区建设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6个专项工作组,制定了《顺义区建设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区实施方案任务分解表》。此外,顺义区还建立了企业诚信系统及服务业企业“黑名单”制度。按照“一站式、一体化”服务理念,统筹建立便捷高效的企业综合服务大厅,协调海关、国检、食品药品和知识产权等部门入驻,推进落实便捷高效的“单一窗口”模式为企业服务,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顺义作为临空经济示范区、国际航空中心核心区,目前还在申请中国2025智能制造示范区。再加上服务业扩大开放的新政策,形成“政策叠加”,对企业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顺义将在经济继续增长的同时,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探索一条适合顺义区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