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访天津市部分社区发现,居委会实行错时工作制满足了居民的不时之需,不少上班族再也不用请假了,可以在周末到居委会办事;独居老人在家发生意外,因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及时帮助化险为夷。从市民政局获悉,天津市将在全市各社区居委会进一步推广“错时服务”模式,按照错时上下班、全日值班、节假日轮休、公布联系电话等多种方式,保证居民24小时随时可以联系到居委会工作人员。
社区居委会管的是涉及百姓日常生活的大事小情。过去,因为工作时间“冲突”,居民到居委会办事不得不请假,或是遇到难事找居委会帮忙因为工作人员下班不得不忍着转天再求助。为解决广大居民因正常工作日上班无法到居委会办理业务、遇到紧急事件因居委会工作人员休息得不到及时处理的问题,本市在全市各社区居委会陆续实行“错时服务”,增加社区有效服务时间,以最大限度满足居民服务需求。
率先开展“错时服务”的是天津市和平区,该区各社区居委会将8小时工作时间延长到24小时,此外公休时间安排专人值班。这一惠民举措救了天兴里社区王大爷的命,王大爷患有偏瘫,一天夜里,因为疏忽点着香烟睡着了,烟火点燃了家里的沙发,老伴又外出,邻居发现火情后,第一时间联系居委会,值班人员及时赶到组织大家一起救火,所幸王大爷并无大碍。错时工作制也倒逼居委会工作人员提高自身素质,每位工作人员都要熟练掌握相关事务政策规定和办理程序,提高独立工作能力,提高待人接物、综合协调、应急处理等方面技能,实现一人多能、一岗多责。
天津市民政局社区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所谓“错时服务”就是给社区工作者排班分段“轮岗”,保证居民24小时随时可以联系到居委会工作人员。今后,各社区居委会要结合实际,按照错时上下班、全日值班、节假日轮休、公布联系电话等多种方式,方便群众办事。并且这也算是一项考核指标,与社区工作者平日管理挂钩。市民可以监督居委会实行“错时服务”是否落实到位,若无法及时联系到居委会,可以向街道或区县民政部门进行反映。(记者 韩雯)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