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环渤海 > 正文

山西: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办学模式改革

来源: 人民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人民网太原12月31日电 30日下午,山西省教育厅召开视频会议,就推进义务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提出指导意见并做出工作部署,大同市、孝义市、晋城城区、太谷县等四地教育局负责人做了工作汇报。省教育厅正厅长级督学张卓玉在主会场出席会议,各市教育局在分会场收听收看了会议。

张卓玉表示,推行义务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有效破解义务教育“择校”难题的现实需要。各教育主管部门要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带动辐射作用,大力推行教育联盟、集团化办学、学区制管理、对口帮扶等多种办学模式改革,整体提升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有效缩小城乡、校际差距,基本实现城区学校“无择校”,乡村学校“无弱校”。

教育联盟。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成教育联盟(共同体)。通过搭建校际管理互促、研训互动、文化共建、资源共享平台,实施一体化评价、考核,实现教育联盟(共同体)共同发展。

集团化办学。一所优质学校为龙头,吸收合并若干所新建学校、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组建教育集团,或一所优质学校开办一所或几所分校,构建“一个法人、一套班子、统一管理、资源共享”运行机制。通过管理重构、资源重组、体制创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放大和增值。

学区制管理。按照地理位置相对就近、办学水平大致均衡的原则,将区域内初中和小学结合成片,划定为若干个学区。学区内学校以一所优质学校为学区长学校,捆绑对应若干所学校,组成“1+X”学区管理模式,可以是中学与中学、小学与小学,也可以是中学与小学组建学区。通过建立学区内成员学校间学校管理、队伍配置、设施设备、教学管理等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实现学区学校教育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共同提高。

对口帮扶。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以“一对一”或“一对多”的结对形式实施对口帮扶。通过帮扶双方校领导互派挂职、教师相互交流、优质学校带领被帮扶学校定期开展教研、观摩、交流等活动,提升被帮扶学校办学水平。

除以上四种形式外,各地可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开展更多形式的办学模式改革。

据介绍,义务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将按照“分步走、全覆盖”的工作思路进行。2016年,在先期已开展办学模式改革的基础上,所有地级市市辖区和2015年底前通过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评估认定的县(市)推行改革;2017年,各市80%以上的县(市、区)推行改革。到2018年,义务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覆盖所有县(市、区),惠及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 李梦文)

责任编辑:崔有天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