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环渤海 > 正文

呼和浩特建设国内最大的大数据基地引领转型发展

来源: 新华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新华网呼和浩特12月30日电(记者陈磊、彭源)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凭借自身多项发展优势与潜力,将呼和浩特市云计算基地建设成为当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大数据基地,逐渐发展成为立足内蒙古、服务京津冀、辐射全国的“草原云谷”。

行走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的中国电信云计算内蒙古信息园中,6栋墙体外围覆盖着数十条通风管道的单体机楼吸引着每个造访者的眼球。机房内,一座座崭新的机架横向排列着,服务器整齐地摆放其上,连接端口的信号灯不时闪烁。

中国电信云计算信息园建设部主任谭凤才告诉记者,通常电脑CPU的利用率不足10%,以云计算的方式将服务器在远端进行资源整合后,同样一台服务器的工作效率就能提高8倍左右。

目前,呼和浩特市已建成服务器能力约66万台,吸引了众多知名互联网与云计算企业前来投资,包括百度、腾讯、阿里巴巴、搜狐、浪潮、中兴通讯、苏宁易购等巨头。建成的服务器大多数已被利用,发展势头喜人。预期到2020年,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大运营商建设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投资规模将达到500亿元左右,项目建成后服务器能力达300万台以上。

“呼和浩特市发展云计算产业有三大得天独厚的优势!”呼和浩特市发改委副主任田建军说。他认为,呼和浩特市是亚洲最大的火力发电基地,电力保障能力强,同时内蒙古发改委批准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用电,按照蒙西电网大工业子目录电价0.3869元/千瓦时执行,对于电力成本占到总成本约70%的云计算产业无疑优势显著。

田建军说,呼和浩特市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8℃,一年中有3个月时间能够使大规模数据中心设备自然冷却,使得数据中心运营成本大幅度降低。

田建军表示,呼和浩特市是我国重要节点城市,在网络构架体系中,呼和浩特市地处内蒙古的光缆通道中枢,是三大电信运营商光缆大动脉的重要交汇点。

业内人士表示,按照云计算产业最低投入产出比1:2计算,2020年呼和浩特市云计算基地全面建成投入500亿元,5-7年后将带来1000亿元的产值,如此巨大的体量相当于当地两大乳业巨头伊利集团与蒙牛集团的年销售额总和。

呼和浩特市常务副市长狄瑞明表示,“十三五”期间,呼和浩特市将把云计算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抓手和创新发展的着力点,总体思路是以国家级数据中心建设为基础,以数据的开发和应用为核心,以构建完成产业链为目标,着力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云计算和大数据企业,建设一批领先水平的应用示范,突破和实施一批主导行业的核心技术,打造一批引领发展的云计算服务平台。结合当地丰富的煤电资源,努力推进“把能源储备转化为信息储备、把能源输出转化为信息输出”的转型发展,把呼和浩特市云计算产业打造成500亿元以上的产值,力争做到千亿级的产业集群,为国家大数据行动计划和“互联网+”战略的实施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乔慧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