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杨志民、程卫民 记者葛西劝、徐华)涞水县以产城融合、村景合一、全域旅游、产业扶贫为目标,坚持“五个注重”,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注重组织领导,确保强力推进。该县把建设美丽乡村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他们制定下发了《2015年涞水县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县的70个美丽乡村重点村,选派了211名干部组成了驻村工作组,入村开展工作。
注重规划引领,突出可操作性。在工作推进中,该县坚持规划引领,规划内容接地气,规划成果全覆盖,使村庄规划和县域总体规划相衔接。今年,该县不仅为70个省级美丽乡村重点村做了完善的、操作性强的单项规划,还聘请中建集团规划设计院、中央美院规划设计院等编制了《涞水县美丽乡村建设五年发展规划》等一系列规划。这些规划既注重突出地方特色、发掘乡村优势、保持历史风貌,又注重统筹协调好现代农业、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等相关内容,与涞水实际和农民需求紧密结合。
注重示范带动,实施整体推进。今年,涞水县建设了一批农村新型社区,努力打造城镇化示范片,同时从精品村打造入手,以示范片、精品线带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截至目前,该县共投入建设资金1.3亿元,清运垃圾12万立方米,道路硬化33.7万平方米,新建休闲文化广场7.2万平方米,栽植苗木15.8万株,绿化60万平方米,新建村标26座等。
注重挖掘潜力,坚持高标准建设。该县确定了科学合理的建设资金支出顺序,用“四个优先”确保有限的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四个优先”即优先保障垃圾清运,优先保障道路硬化,优先保障残垣断壁整治,优先保障村庄绿化。同时,他们对山区、丘陵区、平原区实施分类考核,力争把每一项工程都打造成经得起时间和群众检验的放心工程。
注重长效机制,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互动发展。该县制定了村庄环境保洁长效机制,加大投入,将垃圾处理资金和村级保洁员工资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积极推行“户收集、村集中、企转运、县处理”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制定《村规民约》,做到生活有章可循、行为有规可依。加强管理,制定包括村庄道路、墙体、绿化等在内的维护保养办法。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