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满海波 记者李建成)滦平县将电商产业作为调结构、惠民生的有效载体,依托特色资源和优势产业,打造特色电子商务品牌。
该县结合实际,包装推出了8个“互联网+电子商务”招商项目,收集整理15家传统商贸流通企业与知名电子商务企业的合作需求,利用网络、推介会等形式加大招商力度。目前,已和北京金隅等6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以县职教中心为依托,与淘宝大学、慧聪商学院等电商机构联合举办电商培训班,强化政务人员电商知识教育普及,吸引滦平籍大中专毕业生“回流”返乡创业。截至目前,已完成各类培训1000余人次,吸引电商专业人才26名。
充分发挥政府引领作用,以优惠政策和政府补贴等引导企业投入,建设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聚集程度高的县级电子商务创业基地,成功引进承德清谷、承德农商网、宽广电商3家电商企业落户。尚亚蔬菜专业合作社、槐香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等6家农副产品经营单位实现线上销售,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00多万元。
将传统旅游模式和电子商务运营模式有机结合,利用电子商务宣传该县旅游资源,提高该县旅游业、手工艺品和民俗特色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已完成金山岭长城、白草洼国家森林公园、转山湖等旅游资源整合,与“唐乡”乡村主题假日酒店、普通话体验、“杏花节”等题材相结合的“一票制”综合式旅游模式正在积极展开,预计2016年底上线运营。
不断完善基层电商网络体系,加大与邮政、供销社等部门合作,依托已有或新建的农村商贸流通配送站点,整合万村千乡店、党员远程教育网、供销社流通体系、快递物流资源,在全县进行网络布局,物流、信息实现双向畅通。为让农民群众认识电商、参与电商交易,通过悬挂条幅、发放宣传单、入户走访、现场演示等形式,大力宣传农村电商的方便快捷、经济实惠,消除农民顾虑,引导农民建立直网购消费习惯。截至6月底,该县农村订单总量达到33800余单,同比增长25.7%。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