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5分钟文化圈覆盖朝阳
只需要在自助借书机上轻轻一刷,借阅书籍的相关手续就会自动办理。自助借书机以射频识别技术为基础,通过智能书架手段,实现图书借阅服务。目前,像这样的自动借书机,朝阳区已安装125个,成为朝阳区十二五期间打造四级文化网络的一部分。
朝阳区已在各村居、镇街和区域中心,实现了“15分钟文化服务圈”,市民在家门口就能购借书、看书、换书,村民们可在家门口看文艺演出,基本解决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市民可通过微信号“点书”
朝阳区文化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朝阳区图书馆新馆落成,读者可以自行办理办证、借还书、无线上网密码获取等服务。朝阳图书馆新馆紧邻东三环,建筑面积近1.5万平方米,共有藏书100余万册,85%以上空间均为读者使用区域,老人、未成年人、盲人均有独立的借阅区。
今年起,朝阳区图书馆新馆设立了微信公众号,读者有想看的新书,可以在微信中点书名,图书馆将根据读者提供的书名采购新书,并优先配送至读者家附近的文化中心。
设置特色文化需求设施
除图书馆新馆之类的区级文化设施外,朝阳区还建有地区级文化中心,这也是朝阳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特色所在。“我们在传统的区、街乡、社区(村)三个行政层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在全市首个提出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来规划公共文化布局。”该负责人介绍,在“区—街乡—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基础上,根据环境、人口、资源、需求来统筹合理规划地区级文化中心,增设地区级服务中心,构建“区—地区—街乡—社区(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地区级文化中心并不是面面俱到‘小而全’的公共文化设施,而是更突出特色功能。”该负责人介绍,地区级这种突出“特色”的运行模式,因地制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了多元化、多层次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有效地弥补了原有三级服务网络的不足。
居民可拨打热线预订服务
而在街乡,社区(村)一级,文化中心则主要是为了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普惠和均等。像南磨房乡文化中心,共有3000多平方米,分上下三层,主要向市民提供报刊阅览、图书借阅、电子阅览、数字电影放映等五大类22种文化服务项目。居民还能通过96156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和小呼叫热线,预订家政、婚庆、洗衣、摄影、美容美发、主食厨房等便民服务。
据统计,目前朝阳区共建有区级文化馆1个、区级图书馆2个、博物馆1个,地区级文化中心5个(3个正在筹建),街乡文化中心43个、街乡图书馆43家、街乡博物馆4家,社区(村)文化室436个、村史博物馆2家。有农村文化大院11家,文化广场200个,农村数字固定影厅43家,建构了覆盖城乡的文艺演出、电影服务、文化活动、图书信息文化服务体系,实现了15分钟文化服务圈,解决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京华时报讯(记者刘雪玉)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