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济南5月26日电(刘振男)大数据、互联网时代山东物流行业应如何创新?山东物流行业又应如何借势“互联网+”更好、更快发展?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山东省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应用互联建设工作推进会议上获悉,山东自今年起推广全省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应用互联云平台后,360余家物流企业已开始使用云服务。
未来,该平台将实现物流交易、配送、金融、保险等多方面业务的线上运营,并向物流企业提供免费物流管理软件,打造山东省物流界的“淘宝网”。 通过该平台,物流企业把业务从“线下”扩展到“线上”,“抱团”闯市场,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山东交通物流行业“散、小、弱”问题,有效促进交通物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互联网+物流,对物流业影响深远。”山东省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运营中心主任王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互联网为物流业的运作模式、营销模式、渠道模式以及融资模式等都带来了巨大变化。互联网与物流的融合,在管理监控、运营作业、金融支付等方方面面实现信息共享,也就是实现整个物流供应链信息化。而该平台云服务试图打造的,就是一个有物流企业,有金融保险机构及增值服务商,有上下游的制造业、农业和商贸企业,有行业管理,有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社会化物流生态。
王涛认为,“物流互联网金融”应突破互联网平台与金融机构传统的渠道合作模式。“两者应该全方位合作,在金融保险产品设计,转账、提现、支付方面的优惠,授信融资的特色服务,保险业务在线投保的优惠费率、快速理赔的个性化服务等合作上的联系都应该紧密。”
此外,该平台提供了九款物流管理软件供物流企业免费使用,基本涵盖了物流行业需求,包括物流园区管理、普通货运管理等。据统计,目前山东省约有55万家运输公司和102万台货运车辆,“如果它们都能聚合到我们这个平台上,相当于把各地的物流园区放到了网上。”王涛介绍说,企业利用线下资源的优势,在平台上拓展业务,并将线下的物流、退货等业务流程进行线上管理,最终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上的物流企业,向上衔接生产企业、向下服务终端用户,变消费互联网市场的B2C模式为B2B或B2B2C模式,这个平台就相当于一个物流界的“淘宝网”。
长期以来,由于物流行业标准不完善、门槛低,恶性竞争和居高不下的物流成本的现状,以及物流企业自身的管理问题,资金问题,甚至是诚信问题,导致了很多中小物流企业的“跑路”现象。王涛认为,要解决“跑路”现象,除了加大行业监管力度和金融支持外,企业要学会通过增值服务或新的服务方式,抱团取暖,才能在竞争中生存。
“这就需要企业在信息化管理方面必须做好一定的铺设——即依靠一个完整的物流生态。”王涛表示,山东省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应用互联云平台是政府和企业共同建设,并发挥社会多方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系统建设的模式。“平台的愿景是打造物流产业生态,将物流企业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方便的服务和产品,当成一个个商品,与物流管理系统对接,放在平台这个‘货架’上,让有需求的物流企业自己来挑选,物流的生意好做了,才会远离野蛮生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