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夫·罗宾诺夫(Jeff Robinov),一个不为人熟知的西方名字。但说到由克里斯蒂安·贝尔主演的好莱坞大片《蝙蝠侠:黑暗骑士》、本·阿弗莱克导演的《逃离德黑兰》、亨利·卡维尔主演的《超人:钢铁之躯》和《盗梦空间》,影迷们肯定不陌生。
实际上,这些电影的热映和大卖,都离不开时任华纳影业总裁、华纳兄弟高管罗宾诺夫的幕后统筹。对于中国影迷们来说,可喜的是,在能预见的未来,很快就能看到更多由罗宾诺夫打造,且带有中国烙印的电影作品。
日前,港股上市公司复星国际有限公司(下称“复星”)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确认,该公司于今年6月6日与美国Studio 8公司(下称“Studio 8”)签署投资协议。
记者了解到,Studio 8就是由罗宾诺夫离开华纳影业后创办的公司,主要从事影视娱乐业务,并打算在全球范围内开发、制作和投资有代表性的优秀影视作品。复星称,“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票房市场,未来几年则有望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在全球文化娱乐消费市场融合的趋势下,影视娱乐消费价值凸显,本次投资是复星在全球影视娱乐领域的一次重要战略布局。”
不过,从公开信息看,Studio 8的“爱慕者”还真不少。早在今年3月6日晚,A股上市公司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谊兄弟”)就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其他投资人共同组成“华谊兄弟投资方”作为一个投资主体,合计向美国Studio 8公司投资1.2亿至1.5亿美元,购买美国Studio 8公司的股权。
“公司成为美国Studio 8的股东后,将负责其出品的所有电影在大中华地区的发行事宜。”华谊兄弟在公告中憧憬。
那么,短短4个月时间内,收购Studio 8的剧情为何突然出现反转?这样的“结合”会给中国电影产业乃至好莱坞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抛开上述“罗生门”,换个角度看,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大连万达集团、DMG娱乐传媒和小马奔腾等中国企业,均吹响了进军好莱坞的号角。也就是说,中国文化目前不仅已有内容和演员上的输出,如范冰冰和李冰冰前往好莱坞拍戏,更有资本输出。
“好莱坞对中国资本的态度是‘非常欢迎’。”曾在北美做过华语电影发行和制作的周敏(化名)7月1日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尤其是,在北美电影市场整体平淡无奇的前提下,中国方兴未艾的电影市场对于好莱坞电影掘金人来说无疑是‘一座宝藏’”。
入股Studio 8
罗宾诺夫2006年起就担任华纳影业的总裁,推出了一系列叫好又卖座的好莱坞商业片大作。但2013年6月,因一些“口碑糟糕”的作品及华纳集团内部的争斗,罗宾诺夫就此离任华纳影业总裁职位。但名声显赫的他,显然不会完全离开电影业,果不其然,他很快就创建了Studio 8公司。
按罗宾诺夫的想法,Studio 8未来将秉承好莱坞成功的商业模式,“从电影入手,围绕电视及衍生产品等拓展业务,并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发力”。
“今年才知道复星和Studio 8公司在谈合作项目,在短暂接触之后,很快进行了谈判。比想象中更好,相关人员之间的谈判过程比较顺利。”6月底,一位对谈判内情略知一二的相关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更具体的细节,可能你要询问当时负责谈判的人士了。我这边因为相关规定,也不能对你透露更多信息。”
不管谈判的过程如何,目前呈现在业界面前的信息是,复星已于6月6日与美国Studio 8公司签署投资协议,投资美国好莱坞的Studio 8。
“这是遵循公司一贯战略的收购,我们看重中国动力——未来电影市场的潜力等,嫁接全球资源——Studio 8和罗宾诺夫对好莱坞乃至全球电影工业并不陌生。”复星相关人士6月底和7月初两次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解释,“总之,郭总(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很重视本次收购。”
上市公司复星国际提供给《国际金融报》记者的新闻稿显示,复星本次投资,计划将好莱坞先进、成熟的电影制作经验及方法、电影理念及技术和完善的制作发行体系引入中国市场,促进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并推动全球影业增长。与此同时,未来更多的中国故事、中国元素也将有望成为Studio 8中外合拍片的电影创作题材。
“复星将整合全球顶尖的影视娱乐资源,未来通过包括并购投资在内的多种方式,建立一个覆盖世界范围,集影视娱乐、文化消费、媒体网络等于一身的大文化平台。”复星相关人士解释,“也就是说,我们绝不仅局限是Studio 8的战略投资人的‘角色’,恰恰是借助这个平台,做大、做强文化娱乐产业。”
郭广昌亦称,“我们的组合将嫁接中国和好莱坞的优秀资源,共同打造一个全球性的文化平台,不仅专注于影视娱乐投资,还将致力于全球范围内文化资源的整合。”
复星官方还补充介绍,其对Studio 8所制作的电影在中国的发行安排“拥有重大话语权”。据称,“重大话语权”的意思是,“将涵盖引进大片的影院播放权,数字下载权,以及飞机船舶等平台的投放权和独家影像制品的发行权等”。
对于这项投资,复星始终未公布入股的比例及具体的投资额。7月2日,《国际金融报》记者获悉,影音巨头索尼可能也会入股Studio 8,且可能会在7月3日或4日对外宣布。但截至发稿,复星、Studio 8及索尼三方并未有表态,与此同时,本报记者又与多方人士接触或打听,也未得到确认的版本。
公开报道中的“蛛丝马迹”是,复星投资额可能高达2亿美元,将成为Studio 8的第一大股东,但股权比例不会超过50%。此外,索尼将注资5000万美元。
“起早赶晚集”
事实上,为不少人忽略的是,华谊兄弟才是公开信息中第一个接触Studio 8的上市公司。
“公司计划与其他投资人共同组成‘华谊兄弟投资方’作为一个投资主体,合计向美国Studio 8公司投资1.2亿至1.5亿美元,购买美国Studio 8公司的股权。公司成为美国Studio 8公司的股东后,将负责其出品的所有电影在大中华地区的发行事宜。”华谊兄弟3月的公告称。
公告当时还计划,公司投资美国 Studio 8是其开展全球化战略的一部分,为公司电影业务的国际化提供了一个渠道,旨在提高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同时,公司在美国 Studio 8 公司中的具体持股比例、收益分配方式等内容将依据项目的进展情况在正式协议中约定。
今年5月,华谊兄弟总裁王中磊曾再次确认,“华谊计划向Studio 8投资1.2亿至1.5亿美元,望借此成为全球主要的影片制作发行公司。”
那么,华谊兄弟为何截至目前仍未公布与Studio 8的合作计划?
对此,《国际金融报》记者致电华谊兄弟两位人士,但并未得到对方的回应。而6月底,《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华谊兄弟投资Studio 8的谈判已宣告失败。”
回归该公司当初谈判的细节,有消息称,早在去年年底,华谊兄弟就和罗宾诺夫进行了接触,“并商谈了近6个月时间”。
“我了解的一些信息是,Studio 8当时可能是等不起华谊兄弟的投资了,才转而寻找与复星合作的。毕竟,他们需要资金开拍新的电影。”上述了解内情的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补充说,“同时,可能的情况是,相关方当时尚未筹备足够的资金,才延迟了与Studio 8的合作。”
有报道称,华谊兄弟与Studio8公司双方对于合作谈判签有排他性协议,“协议的截止日期为5月10日,即在5月10日之前Studio 8只能跟华谊谈”。
但报道称,5月10日之后,“罗宾诺夫通过律师告知华谊兄弟,准备和其他中国投资者,如阿里巴巴、DMG传媒集团和博纳影业等接触洽谈”;6月3日,罗宾诺夫在上海“就此再度征求华谊兄弟的态度,但后者并没有给予积极反馈”。
“我还是这样猜测:最终的‘绊脚石’是不是还在资金层面?”上述人士称,“因为,罗宾诺夫不缺乏对中国资本的诚意。”
对于上述说法,华谊兄弟未进行置评,官网也未透露任何有关的信息。
目前,华谊兄弟对外的公开说法是,各方最终的投资金额还在探讨中,华谊依然是Studio8来自中国电影领域的最大投资方。“我们很高兴能看到更多公司的加入,使得未来合作主体的实力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华谊兄弟称。
责任编辑:乔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