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经济 > 财经故事 > 正文

周小川的十年:我不喜欢人民币先生这个称呼

来源: 华夏时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周行长,您打算何时退休?”

一名外国记者在11月11日召开的中共十八大新闻发布会上直接问出这个问题时,现场聚精会神的同声传译人员显然有些意外,稍后才用明显降低了的音量,轻声翻译道:您打算什么时候卸任?

央行行长周小川回答完关于货币政策调控的第一个问题后,短短地顿了顿后答道:年纪大了,总是要退休的。又很快地打趣说:我希望这个事和货币政策没有什么太多的联系。

按照惯例,部级官员退休年龄是65岁。已64岁的周小川面对记者的提问没有刻意回避,当然也未明确作答。好在结果不会让人等太久。11月14日,十八大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选举产生,周小川均未入选。

时间如白驹过隙,自2002年12月出任央行行长后,他在风云际会的中国金融改革中心已经近10年了,这也是自1960年以来就任时间最长的一位央行行长。

这10年来,伴随着宏观调控的松紧,货币政策的每一次动用,都让人对周小川印象深刻。他收获过喝彩,也引起过争议,他备受美誉,也承受着质疑。

或许是巧合,周小川的新书《国际金融危机:观察、分析与应对》也在十八大召开前夕全面上架。几乎同一时间,他撰文回顾了10年的金融宏观调控政策:这10年,为应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风云变化,人民银行的调控针对了不同时期经济金融运行特点,也注意在不同阶段把握好了政策的取向和力度,也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

“人民币先生”

自1986年开始,周小川的身份不断在变换着,从学术硕果累累的学者,到大刀阔斧的商业银行高管,到证券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再到如今温文睿智的金融官员。

对于一贯以温文尔雅的“学者型官员”形象出现的周小川,外界对其的爱好自然也乐此不疲,于是熟知了他的网球水平不低,也是西方歌剧和音乐剧的爱好者,甚至算得上是一个尽职“发烧友”,更会亲自谱写音乐剧。

有比喻称,他像一位高尔夫球手:“儒雅的学者风度,穿着华贵的职业服装,拿着名贵的球杆,有众多绅士般训练有素的头上金光闪闪着硕士、博士头衔级别的土、洋球童跟随,且挥杆击球的动作十分标准优美,但球去了哪里?”

这个幽默的说法显然仅停留在“比喻”层面上,已过花甲之年的周小川,总结起央行的成绩时决不会是空有华丽辞藻:坚定不移地推进和完成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金融改革,成功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事实上,周小川接掌时,央行的角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此前担当经济增长重任的积极的财政政策难再独撑大局,货币政策在经济决策中所占的地位变得愈加重要;其次,中国经济正在经历转型,货币传导机制也不顺畅,与西方教科书不同,需要更多的摸索;再次,当时成功入世后,金融业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要应对国际国内金融业的新问题,央行行长自然任重道远。”一位接近央行的人士分析说。

周小川自己显然知道“球”在哪里,人民币汇率机制成功改革也让其赢得了“人民币先生”的称号。

2002年底,周小川刚刚出任央行行长之时,日本就率先掀起要求人民币升值的风潮,美国随后加入,国际上压力一触即发。周小川一边向全世界表明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决心,一边加紧进行汇率机制的改革。

2005年7月21日晚,中国人民银行突然宣布: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浮动汇率制度。消息一出,震惊世界。

“我不喜欢这个称呼。”周小川曾明确表态,“如果因为我说话对人民币有影响,才叫我‘人民币先生’,我觉得这个称呼不合适。但如果是因为人民币汇率改革,那倒是未尝不可。”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也一直在有序推动,2010年6月,进一步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核心是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继续按照已公布的外汇市场汇率浮动区间,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

周小川自己对此的评价为:“目前,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显著增强,逐渐趋于合理均衡水平,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调节国际收支平衡的作用初步显现。”




 

责任编辑:贺一鸣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