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环渤海 > 正文

沈阳迈向国际范“文化绿洲”

来源: 辽沈晚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沈阳迈向国际范“文化绿洲”

40年前厂区大院里坐板凳看文工团演出

40年后家门口感受国内外知名院团魅力

上世纪八十年代,辽阳石油化纤大院里,文工团在给职工们演出。采访对象供图

如今,沈阳盛京大剧院拥有了专业的交响乐音乐厅,图为沈阳交响乐团在盛京大剧院演出。沈阳交响乐团供图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几乎看不到商业演出,厂区大院里企业文工团的演出也仅是在国庆、春节等重要节日才能看到。芭蕾舞剧、交响音乐会等西方艺术形式,很难出现在人们的娱乐生活中,至于明星演唱会则更是难以想象。如今,在刚刚过去的周六(9月15日),2018沈阳艺术节启幕了。在历时一个半月的艺术节期间,将推出50余台剧(节)目、130多场演出,包括京剧、评剧、话剧、杂技、歌舞、交响乐、儿童剧等十余种艺术门类。

截至目前,沈阳市约有140家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60余家,年均剧场演出两千余场。如今,在沈阳,只要你走出家门,几乎每天都有不同形式的演出可以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沉淀,随着人们文化欣赏水平的提高,沈阳这座城市正在变成国际范的“文化绿洲”。

改革开放初期:重大节日在厂区能看文工团演出

“当时只能在重大节日看单位文工团的演出,演出就在厂区大院里,哪有专门的舞台呀。”如今已经退休的沈阳市民冯艳,曾在辽阳石油化纤公司工作。她回忆,改革开放初期,看不到商业演出,文娱活动基本上分为两种:工会组织放映的电影,还有就是企业文工团的汇演。文工团的演出要么是在厂区大院,要么是在工人礼堂,演出内容也是大杂烩:独唱、小合唱、快板、小品、诗朗诵、舞蹈、样板戏、京剧和评剧。在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评剧可谓是当时的“流行音乐”。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评剧进入了繁荣的黄金时期。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在音乐文化生活中,伴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海外各类家电产品涌入内地,录音机、音像制品开始大量进入家庭和公众娱乐场所,但是录音盒带的来源是受限制的,当时老百姓收听音乐的方式主要还是依靠听广播,选择权还是受到一定的限制。流行音乐的影响还形成不了大的气候。所以,在那个时候,也没有流行歌曲,人们能够接触到的歌曲主要是红歌。

“样板戏出镜率最高的是《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和《红灯记》,身边的人也都会哼唱几句。舞蹈也没有芭蕾、现代舞,只有传统的民族舞蹈。”

但在冯艳看来,即便是老生常谈的演出节目,也是职工们千盼万盼的幸福时光。“一场演出2个小时,文工团要排练几个月,只有在中秋、国庆、春节时才能看到,每次演出之后都掌声雷动。”

文工团也有小型的管弦乐队,但是和现在各个城市的交响乐团不同,乐队只负责给歌手和舞者伴奏。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电视上第一次看到交响音乐会

“这辈子第一次听交响音乐会,是1987年在电视上看到中央电视台转播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当时我30岁,自认为很时尚,却从来不知道交响乐这种艺术形式如此震撼人心。现在每年元旦我都会守在电视机前观看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冯艳至今还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欣赏到交响乐演奏时那种激动的心情,从此她也爱上了这门高雅艺术。

伴随着电视机走进越来越多的家庭,人们开始了解更多的艺术门类。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流行音乐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酒干倘卖无》《一无所有》《信天游》《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我心中的太阳》《少年壮志不言愁》等流行歌曲被人们传唱,流行音乐创作的观念与创作的技术也逐渐被人们了解。歌曲越来越火,人们也开始有喜欢的歌手。

“走穴”这个词源于上世纪80年代,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走穴演出越来越多,有一些家喻户晓的明星成为走穴演出中的常客,特别受欢迎,相声、流行音乐、样板戏等拼牌晚会开始出现在各个城市。

而此时,也会有企业为职工发这类演出的门票,还有企业开始在职工的文艺演出上邀请一些走穴明星来助演。

“每次有这样的演出,职工们都特别爱看,男女老少,有时候恨不得把家属都带去。”冯艳说。

她至今还记得在1990年单位发票,去看了一场芭蕾舞演出。“这也是我头一次现场观看芭蕾舞表演,特别好看。”

2000年以后:各类商演多了 但多数人不习惯掏钱看演出

“进入2000年,反倒觉得单位发票看演出的机会少了,但是各类商业演出好像开始多了起来,但自己掏钱买票去看的并不多。”冯艳说,很多人跟她一样,已经习惯拿赠票去看表演。

2001年10月,坐落于市府广场东侧的辽宁大剧院落成并投入使用,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辽宁省投资最大的文化艺术设施。

它的出现,为一些演出团体提供了最佳的演出场地,同时,剧院本身也引进了国内外多个经典剧目和优秀团队的演出。

还有一些传统剧院如中华剧场、南湖剧场及各个文化宫也会有演出安排,但总体看来,文化演出市场并没有红火起来。

这源于人们长期形成的文化消费方式,那就是习惯了赠票,不愿意自己掏钱买票,这让很多演出几乎入不敷出。业内人士发现,每逢有演出,要票的人都能排成队,想杜绝也杜绝不了。

在沈阳交响乐团常务副团长翟焕民看来,2005年左右,沈阳的文艺演出市场出现了市场化萌芽。

特别是2005年6月30日,由沈阳京剧院、沈阳评剧院、沈阳艺术团(沈阳歌舞团、沈阳曲艺团)、沈阳市艺术学校、沈阳市演出公司等单位组成的沈阳演艺集团挂牌成立。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全国首批试点单位之一,沈阳演艺集团希望能将各类人才和资源综合调配使用,以形成整合的优势,去适应市场。

业内人士分析,文艺消费需要形成习惯,演艺市场才能有其一定的规模,而目前沈阳市民的文化消费相对较少。同时,演出场地较少,也制约了院团和市场的发展。

面对沈阳文艺演出市场当时的状况,同期的北京、上海等文艺演出成熟市场给出了答案。除了要加强宣传,还需要通过降低票价的方式把观众拉回剧场,以培养其文化消费习惯是一种可行的办法。

2010年左右:惠民演出越来越多 人们再次走进剧院

冯艳现在每年元旦还会守在电视机前观看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但交响乐却不仅存在于电视机中。

随着人们文化诉求和欣赏水平的提高,全省各市几乎都组建了专业的交响乐团。每逢重大节庆日,像辽阳爱乐乐团、沈阳交响乐团等,都会为市民演出专场音乐会,曲目时常更新,市民在家门口也能听到专业的交响乐。

冯艳已经看了5场交响乐的现场演出,有惠民票的,还包括外国的交响乐团的演出。“现在花钱看一场交响乐挺自然的了,也不是那么奢侈的事了。”

由于看到了沈阳文艺演出市场不活跃的主要原因,省、市文艺演出单位在政府的支持下,开始通过惠民演出惠民票价去吸引人们再次走进剧院。

辽宁大剧院、工人文化宫定期推出最低30元的惠民演出票,许多人在多年后再次走进剧院。

2014年10月,盛京大剧院启用。它外形酷似一颗钻石,被人们称为“大钻石”。盛京大剧院主体建筑主要由1800座的综合剧场、1200座的音乐厅和500座的多功能厅三部分组成。

在最专业、高端的演出场地,芭蕾舞、交响乐、舞台剧……各类经典演出都在这里上演,国内外艺术大咖在这里登场。盛京大剧院同样会安排一定场次数量的惠民票,让更多人爱上文艺、爱上剧场。

“在我看来,2015年左右,沈阳的文艺演出市场特别是交响乐演出市场已经繁荣、活跃起来,并且趋于成熟了。”沈阳交响乐团常务副团长翟焕民表示,现在越来越多的乐迷、市民愿意掏钱买票看交响乐等演出,演出市场发展得越来越好。

如今:演出市场繁荣 孩子彻底爱上剧院

在沈阳保利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青雨看来,盛京大剧院在沈阳运营的四年时间里,沈阳的演出市场越来越活跃,确实有了一些可喜的变化。

安排的演出场次越来越多,走进剧院的市民越来越多。每到年节、假期,年轻人带着父母欣赏音乐会、家长带着孩子走进盛京大剧院看表演,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这也是让我觉得很欣慰的事情,我们的长辈也可以有机会欣赏自己喜欢的节目;而小朋友们可能会在一个寒暑假看了几次儿童剧和演出后,就彻底地爱上剧院。”

而且现在演出的种类和内容也越来越丰富,音乐会、舞台剧、演唱会、儿童剧、评剧、京剧、杂技等等,市民可选择的余地更大了。“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节目。现在演出的上座率也在逐年提高,一些经典剧目,甚至会出现爆满,甚至一票难求的情况。”

“市民的欣赏水平和观演的素质也在逐年提高,有一些演出结束后我会听到大家除了在讨论剧情、演员的表演外,还会评价演出舞美灯光的设计;交响乐等一些专业性极强的演出,来观赏的观众很多都是爱好者,他们也都很专业,演奏到哪些章节可以鼓掌,哪些章节要保持安静,他们反应得都很到位。一些外来的演出团队都评价沈阳的观众艺术水平很高。”

截至目前,盛京大剧院2018年安排演出和活动已有四百余场,引进演出127场,,还有30余场国外演出同样是精彩纷呈。今年10月份特别推出国际交响音乐季,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国际高水准音乐会。为了让艺术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还推出了30场公益演出、每个月举办一场惠民艺术讲座,观众可以免费参加活动。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 朱柏玲




 

责任编辑:乔慧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