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特别报道 > 正文

40年,“长征”打出国家名片

来源: 文 / 索阿娣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神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我国的航天事业也踏上了新的征程。即日起,《中国航天报》特别推出“潮起天地间”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报道,展现我国航天事业在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壮美画卷。

本期推送为系列报道的开篇,内容聚焦我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改革开放40年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一个大胆的构想产生了:走出去,用长征火箭承揽国外卫星发射业务。

1984年春天,一辆从西昌开往北京的专列上,空气中混杂着复杂的气息。

4月8日,我国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东方红二号试验卫星送入太空,试验队员们一片欢腾。这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国家“三抓”任务(洲际导弹、潜地导弹和通信卫星的研制试验)的收官之作。成功之“喜”,无需掩饰。

但时任航天工业部副部长的宋健,却莫名地说了一句:“看来航天是搞到顶了。”弦外之音,是对下一步发展的“担忧”。

中国航天事业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吃“皇粮”,任务全部来自国家。然而,“皇粮”的供应很难满足实际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之初,航天系统的产品研制费和24万员工的工资福利费加在一起,停留在不到6亿元人民币的水准。相比之下,西方一些宇航公司每年仅空间通信营业额就高达数十亿美元。

国家任务几乎没了,拿什么吸引人才?1984年,一院一部招收的10名硕士研究生,到毕业时走了8名。留下来的二人叫祝学军、杨建民,后来成为了夫妻,若干年后分别成长为一院的型号总师。

留守的举动,受到了老一辈航天人的极大鼓励:“坚持住!中国是个大国,航天永远不会被放弃。”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中国航天人将目光投向世界。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在航天飞机飞行后,停止了一次性使用的运载火箭的生产。但航天飞机单次飞行成本过高,国际火箭又接二连三出现发射事故,使国外卫星运营商们一时陷入了窘境。
 

一个大胆的构想产生了:走出去,用长征火箭承揽国外卫星发射业务。

1984年5月,航天工业部成立了一个由时任副部长刘纪原领导的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开发“十人小组”。经过一系列的运作,1985年10月,中国政府向世界正式宣布: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将投放国际卫星发射服务市场。

1990年4月7日,中国用长征火箭成功发射了美国休斯公司(现已并入波音公司,时为世界领先的航天器制造公司,发射需求量很大)的一颗卫星,开启了中国运载火箭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的新纪元。

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故事多多,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长二捆”的横空出世。它是中国第一个为市场量身定做的火箭,其成功发射澳星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高科技走出国门的重要标志性事件。

黄作义,时任一部总体室副主任,后来调去长城公司从事外贸工作,是整个事件的关键人物之一。用同行的话说,此人“专业过硬”“外语又好”“极富眼光”。

在与美国休斯公司的谈判过程中,面对长征火箭的运载能力不足问题,黄作义构划了长二捆火箭的技术方案,并绘制了一张图纸,在已成功发射10余次的长二丙火箭上捆绑了4个助推,满足了国际市场发射需求。

“这张草图非常经典,先被登在了休斯公司的内刊上,后又发表在美国航空航天杂志上,影响力极大。”曾参与长二捆火箭方案论证的弹道设计专家余梦伦院士甚至认为,“长二捆”的理念影响到了几十年后大获成功的Space-X公司创始人马斯克。

“纸上谈兵”成功后,1988年12月14日,一院开始研制用于发射“澳星”的大推力火箭——长二捆。那时,距离合同规定的发射试验时间仅仅18个月,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号工位还是荒草乱石。

然而,一诺千金。1990年7月16日,长二捆如期伫立在发射工位上,并将澳星模拟星发射升空。

休斯公司经过全面且严格的评审后,给出了“ 满意”的评价。中国航天人也书写了“拿着草图签合同、拿着合同找贷款、拿着贷款造火箭”的商业故事,第一次在真正意义上没有吃“皇粮”。

40年来,一院的运载火箭形成系列谱系,进入空间能力大幅提升,打造了中国长征火箭世界知名品牌。

此后几年,在市场的牵引下,一院研发了4种型号的长征火箭,分别是长二捆、长征二号丙/SD、长征三号甲和长征三号乙火箭。在1990年至1999年连续进行的国际商业发射服务中,长征火箭占到国际市场份额的7%~9%,与阿里安、德尔塔、宇宙神、质子号、天顶号等火箭一起成为世界商业发射的主要运载火箭。

“1995年,长二捆打完洛马公司2颗卫星后,对方要求再签6发。这个任务量在当时是难以想象的。一院的火箭研制队伍都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准备大干一场。”多年之后,余梦伦记忆犹新。

但好景不长。1999年,美国国会公布的一份考克斯报告,暂时性地关上了长征火箭的对外之门。不过,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国家顶层的高度重视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从内需上强力拉动着中国航天的发展。肖耘、杨建民、荆木春、张智、王小军、范瑞祥、岑拯、姜杰、王珏、李东、杨毅强、彭昆雅等人以及他们带领的团队,恰好在这一时代担纲重任。

从1994年2月8日长三甲火箭首飞成功至2018年9月,长三甲系列型号共完成了90次发射,成功率近98%,在我国通信卫星工程、探月工程、北斗导航工程、风云气象卫星工程等重大工程以及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很快,该型火箭将迎来百次发射,成为长征火箭家族里第一个单一系列发射次数过百的火箭。

在长二捆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长二F载人火箭,有着“神箭”之称。历经7年研制路,从1999年11月20日首飞成功以来,屡建奇功将14人次航天员送入预定轨道,成为长征家族里的“明星”火箭。

40年,“长征”打出国家名片

伴随着中国运载火箭的升级换代,长征五号、长征七号、长征十一号和远征上面级首飞均取得成功,成为我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有力注脚。

截至目前,一院为主研制的长征系列火箭已完成185次发射任务,成功将400余颗空间飞行器送入太空,为2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50余次商业发射服务。火箭的可靠性、适应性、成功率和入轨精度均跻身世界一流行列。

最近几年,商业航天概念炙手可热。重返国际商业发射市场的长三甲系列火箭,以超低的保险费率备受业界瞩目。长征十一号火箭以快速的反应能力成为市场新宠。一院依托现有长征系列火箭400公斤~13500公斤梯度化运载能力,按照“专属定制发射、定期定轨发射和搭载发射”的“专车、班车和顺风车”方式,为用户提供“一箭一星、一箭多星、一箭多轨”的便捷发射服务。

“40年来,一院的运载火箭形成系列谱系,进入空间能力大幅提升,打造了中国长征火箭世界知名品牌。”一院院长郝照平总结说,“同时,航天装备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筑牢了国家战略安全基石。”这是以国为重、强军首责的核心价值观在一院型号研制上的投射。除此之外,作为中国航天的“长子”,一院还牢记自己在改革进程中的经济使命。

一旦试车成功,不亚于一个新型号的诞生。

“5,4,3,2,1。铛……”2015年1月28日9时30分,上海浦东。伴随着上市锣声的响起,一院所属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航天工程”)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航天工程的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航天煤气化技术。它从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技术转化而来,所形成的航天炉产品(“HT-L”)是航天军民融合产业的代表性产品。

上市时间仅半年,航天工程的市值就突破了260 亿元。不到半年的时间,一院的原始投资就增值了近70倍。一院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孵化出来一只“金凤凰”。这在民品蹒跚起步的改革开放初期,是无法想象的。

当年的“三抓”任务后,国家任务不足,军品线上的人都在找饭吃。总体部的研究室也面临着要被抽人去搞“洗衣机”“收音机”的尴尬局面。1992年,裴介仁来到一部科技处工作时,正好赶上军民分线,“大家的心态是躲,希望别被分到民品线,因为那意味着得自己找饭吃”。不过,去民品的一些人“口袋也的确鼓了起来”。

随着军民分线、分离、分立,一院民品逐步发展壮大。2000年以后,更是以年增长率超过40%的速度迅猛增长。2007年,一院副院长、航天工程董事长唐国宏还是院经营投资部部长时,就曾对航天炉断言“一旦试车成功,不亚于一个新型号的诞生。”果不其然!

在以煤化工、特种车为代表的重点民用产业板块助推下,一院大力推动航天技术的转化应用,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真正做到了“军品固院、民品强院”。

近些年,随着人工智能的火爆,一院在此前沿颠覆性技术领域也强势发力,期盼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一院规划到2020 年,智慧火箭、智能机器人、智能车间等重点项目获得标志性成果,军民融合智慧产业形成初步布局。

统计数据显示,一院现有产业公司70余家,拥有境内外两家上市公司平台,已形成年收入20亿元以上公司1家,10亿元以上的公司和单位10家。产业经济规模持续快速增长,近10年年均增长率超过20%,总体产业规模已近200亿元,成为重要的经济支柱。

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直接惠及一院广大干部职工。退休职工陆友人回忆,当年一家4口住在拥挤的15平米房间,两家共用一个套间,早上起床上洗手间都得排队,现在简直无法想象。去年,在建院60周年之际一院所做的总结,也可以让人感受到快速发展的力量。

60年来,一院共建设职工住宅1.6万套,生活小区形成规模,生活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8%,连年保持“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近10年来,职工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年均增长12.4%。幼儿园、老年活动中心、十二中钱学森学校、地铁八号线三期工程等的建设,有效提升了地区育儿、养老、教育、交通等生活保障条件。

60年来,一院依托航天事业的宽广平台,打造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人才高地。国家重大工程的锤炼,航天精神和航天系统工程的实践传承,培育了一院精英人才队伍、卓越人才队伍和领军人才方阵。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6位出自一院,在一院工作过的两院院士31人。近10年,一院连续六届均有院士当选,26人被评为国家级技术专家和技能大师,1人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回望改革开放40年,已经耄耋之年的余梦伦,言语中满是肯定:“中国航天人能够走出去,和同行深入交流,见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思路变得更加开阔。”1978年考进211厂技校,如今已是大国工匠的高凤林也感慨:“我有幸在改革开放中学习成长,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处理复杂工程问题。”

“40年来,一院党委始终站在强军富国的高度谋划全局,在统筹经济建设、科研生产与党建工作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一院党委书记李明华表示。

站在新时代新长征的起点上,一院进入了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一院党委和领导班子正带领一院广大干部职工,强化使命担当,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和军民融合,在航天强国建设新征程中创造更大的辉煌。
 

责任编辑:张世芳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