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网播京津冀 > 正文

北京设计周碣石村分会场开展

来源: 人民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人民网北京9月29日电 (尹星云)今天,“2017北京国际设计周门头沟分会场”在“活的博物馆”——北京门头沟碣石村盛大开幕。活动通过还原古村风貌,以传统生活雅趣为内容,各路高手献艺,现场观众互动,让传统文化直抵现代人的生活。

“活的博物馆”恢复村落文化脉落

门头沟区拥有明清以来成村、目前保留古村面貌的村落54个,约占本市现存古村落的70%。北京市21个中国传统村落有12个在门头沟,其中爨底下村、灵水村、琉璃渠村还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立足于门头沟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门头沟区文化委员会将古村落打造成为“活的博物馆”,对古村落进行整体性、活态性、原真性、延续性的保护,恢复其固有的生机与活力。

营造“沉浸式体验”的生态人文空间

碣石村始建于元末明初,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京西井养第一村”。围绕古村落保护与传承这个主题,门头沟区文化委员会一直在摸索如何将传统文化形态赋予更好的表达方式,吸引现代人走进、了解、感知古村落文化,进而探索古村落保护、传承、利用的有效模式。于是,在“让古村落文化活起来”的命题下,门头沟区文化委员会基于对碣石村乃至整个永定河流域历史文化脉络的梳理,提炼文化元素和历史信息,运用现代的设计理念,通过历史文化遗存的提升改造、品牌视觉形象的整体设计、游览线路文化提升和包装、制作线上智慧地图等方式,打造可看、可听、可感知、可体验的生态人文空间,增强游客的“沉浸式体验”。此项目以“设计+古村落”为主题入选2017北京国际设计周分会场。

在保留好传统风貌的同时,“活的博物馆”探索用现代科技手段展示古村落的文化元素与历史信息,强调游客的“沉浸式体验”,强化视听感,增强体验感与互动感。

创新系列文化活动 凝聚地理风貌中的记忆

品茗、闻香、读诗、写生——琴棋书画诗酒花的中式禅意栖居生活,在古村雅集活动中得以重现。品一盏碣石村井水冲泡的高山茶,闻一缕宁静祥和的清香,品味古村落中那份曾经的质朴闲暇。古村雅集活动还特邀了众多专家学者,针对“古村落的传承与创新”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跨界讨论,让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语境下得到进一步的弘扬。

其中,一大亮点就是《凝视西山 永定长流——人文地理影像志摄影展》。由两位专业艺术家历时一年,以专业研究的视角,用传统的艺术摄影(银盐黑白摄影)为手段,依据人文地理图像志的观察方式,对大西山和永定河做了一次深入的图像记录,引导观众重新发现凝聚在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地理风貌中的历史记忆、文化追思和人文风情。《凝视西山——门头沟西山人文地理图像志》和《永定长流——门头沟永定河人文地理图像志》即将正式出版。

同时备受关注的,还有非遗创新传承设计展。“琉璃重生计划”以门头沟区国家级非遗“琉璃烧造技艺”为基础,开发一系列文创产品,使皇家琉璃焕发新的生机。而《预见匠心——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展》将非遗项目与文创产业相结合,通过创新设计走进现代生活。“非遗+科技成果展”集中展示对非遗保护传承的数字化探索。回归生活是最好的保护,接轨现代是最好的传承。通过一系列“设计+非遗”的探索,以期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与产业化转型。

“一河永定,一门广开,千年滋养,万流入海,高山仰止,西望东来。”驻足西山,古村古道文化、民间民俗文化、宗教寺庙文化、红色历史文化、生态山水文化、京西煤业文化,铸就了门头沟灿烂的文化宝库。门头沟区文化委员会主任常蓉表示,永定河文化作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核心部分,它承载历史,肩负传承。打造的“活的博物馆”示范项目,通过对文化元素和历史信息的挖掘提炼,用设计方式和科技手段展现文化,用工匠精神传承文化,唤醒大西山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记忆,用更活态的方式打造永定河流域“活的博物馆”文化工程,让西山永定河丰富的文化底蕴焕发出更加夺目的文化魅力。

责任编辑;白岚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