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环渤海 > 正文

珠江畔 中国智谷掀起聚力创新“冲击波”

来源: 辽宁日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沈阳·中国智谷”深圳推介会现场签约8个项目。

核心提示

9月28日,美丽的珠江畔,一场别开生面的“沈阳·中国智谷”推介会在深圳举行。

新华科技、中兴通讯、腾讯、昶通医疗、毅昌科技、深圳航空等来自东南沿海特别是广州、深圳等地的领军企业“掌门人”,与新松机器人、中德新松教育、沈阳国际软件园有限公司等来自北方城市沈阳的行业旗舰企业负责人汇聚一堂,分享创新体验,共寻合作商机。

8个项目当日签约,涵盖人才、科技、孵化等多个领域。企业、资本竞相发声:投资要过山海关,投资争过山海关。

置身改革开放最前沿,“沈阳·中国智谷”与中国“硅谷”交流碰撞,掀起了一场聚力创新的“冲击波”。

企业闻讯而来

现场临时加座

9月28日14时,“沈阳·中国智谷”推介会在深圳喜来登酒店拉开帷幕。一走进会场,十几位前来学习交流的浑南区驻区企业负责人吓了一跳,300多个座位座无虚席,服务人员不得不在靠门的位置临时加了两排座,很多“计划外”参会企业都是当天得到消息马上赶来的。

预计一个小时结束的会前企业政府座谈,时间一延再延。企业家们争相发声,有人带着资金找项目,有人带着项目寻支持,有人就是为了看看有什么样的机会“切”入“沈阳·中国智谷”建设,想与浑南区携手共同发展、实现共赢。

这场以“聚焦沈阳 智创未来”为主题,由沈阳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沈阳市浑南区委员会、沈阳市浑南区人民政府、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沈阳市人民政府驻深圳办事处承办的推介会,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吸引力?

南有“武汉·中国光谷”,北有“沈阳·中国智谷”。

“浑南区的吸引力,不在于打出了‘沈阳·中国智谷’这张牌。重要的是,通过智谷,我看到了浑南区的实力、热情、格局和胸怀,看到了东北在做的事情和未来的希望。”深圳市江南鸿远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息波说,“我非常看好智谷,我们可以开展多种合作,‘沈阳·中国智谷’将成为东北振兴的生力军。”

智谷将成

新一轮振兴“爆发点”

何为智谷?“智谷,基础在智,核心在谷。”浑南区委书记、沈阳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王一兵这样阐释,“激活创新原动力,通过四大千亿产业集群的建设形成和发展壮大,让智谷成为东北新一轮振兴的重要‘爆发点’。”

目标的确定,基于沈阳市清晰的发展思路和浑南区突出的产业特色、强大的创新势能。

以浑南区为依托,规划建设“沈阳·中国智谷”,是沈阳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新兴产业集群的重大举措。沈阳市副市长张景辉介绍,浑南区作为国家首批高新技术开发区,经过多年的创新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机器人与智能装备、航空航天、IC设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制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产业聚集优势,拥有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东北大学、沈阳理工大学等深厚的创新人才资源,规划建设机器人未来城、沈阳国际软件园、航空产业园、电子商务产业园、大数据园等15个智能产业园区,未来要把浑南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创新中心,成为沈阳、辽宁乃至东北振兴的新支点、新引擎。

未来5至10年,浑南区将致力于建设电子商务、民用航空、健康医疗和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机器人和信息技术四个千亿产业集群,建成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先导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国家创新创业的示范区和沈阳现代化的新城区。

“浑南速度”坚定企业发展信心

“沈阳·中国智谷”深圳之行,是其建设理念、目标、路径明确之后,走出沈阳、辽宁的首次亮相。企业、商会等各界的热烈反响,超出预期。

就在推介会举办两天前,9月26日,由广州知识城创新创业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与中国设计第一股——广州毅昌科技有限公司合资开发的沈阳国际设计谷项目,在浑南区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占地146亩,规划建设国际工业设计中心、新材料研究中心、工业设计孵化中心、智能装备研发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中华版权代理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等。

推介会举办当天,沈阳毅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施建新出现在会场,向深圳企业介绍自己的切身体会。“我们在浑南的项目从确定方案到设计审图,再到施工许可证拿到手,只用了67天。”施建新说,“这就是‘浑南速度’!从区领导到基层办事人员,‘马上办’‘钉钉子’不是口号,都在行动里。”

为企业发展、产业壮大厚植环境土壤,浑南区精准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地区,从解决最实际、最迫切问题入手,创新举措,让营商环境建设的各项成果真正惠企利民。

不仅如此,浑南区还汇总了国家、省、市及区可为入住企业提供的各领域利好政策和服务,形成实用“政策箱”“工具包”,发给有需求的企业。一位参会者说,回去会一页一页细读,这样好的发展机遇,不能错过。

优质项目落地夯实智谷根基

当日,深航沈阳运营基地、深企联合会智谷全方位合作、香江科创智能谷等8个项目在推介会现场签约。综合分析这些新落地的项目不难发现,这些项目普遍具有基础支撑物质或作用,比如人才服务、孵化平台建设等,都是智谷稳健崛起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优质产业新进、优势产业回流、优秀人才返乡趋势明显。

“沈阳的材料研发能力较强,但以前人员、研发成果外移情况较严重。此次签约的非晶合金及其复合材料项目,就是由东莞宜安公司与中科院金属所团队合作的。这是好的现象和趋势。”浑南区代区长、沈阳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李军介绍,“到今年年底,浑南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将突破210家,占沈阳市的一半,其中50家是今年新成长起来的。浑南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沈阳市70%以上。预计今年前9个月,机器人产业、IC装备产业、民用航空、新材料等产业增幅分别达到26.1%、20.9%、24.7%、80.1%。”

雄厚的产业基础叠加良好乃至优异的成长性,众多企业、资本向“沈阳·中国智谷”投来青睐的目光。

推介会接近尾声,一位青年企业家用一句话表达他的心情,“扎根智谷,千亿有我”。这应该也是当天很多在场人士的心声,必将成为越来越多创业创新者的选择。

□本报记者/金晓玲

责任编辑;郝杰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