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链条创新生态系统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记者/刘家伟 摄
年初以来,鞍山以支撑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引进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和高端人才为支撑,实施建平台、强主体、促转化、筑高地等举措,不断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系统。上半年,鞍山市新增众创空间3个,新增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5项,已培育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0家。
建平台强主体289家企业入库
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按照“企业主体、市场机制、任务导向、政府服务”原则,重点在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现代农业等产业领域,面向重大需求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和产学研合作,规划建设高水平研发平台。推动各县(市)区、开发区面向国内外引入专业机构、民营企业、社会资本参与“创谷”建设,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打造融合高端生产生活生态功能、聚集高端创业创新创造要素的创新集聚园区。目前,万泓公司“拓派汇智谷”和国远集团的“辽宁电子科技智能制造谷”已初具雏形,并不断完善其服务孵化功能,年底将打造成鞍山市首批示范性“创谷”。
培育科技创新主体。落实“高企三年倍增计划”,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库,首批入库企业289家,为科技小巨人企业和高企培育工作选种育苗。今年上半年,召开了高新技术企业培训会,省科技厅专家授课,200余家企业接受培训。组织开展了第一届鞍山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报名团队和企业218个,6个项目获一等奖、12个项目获二等奖、24个项目获三等奖,市政府分别给予3万元、2万元、1万元资金奖励。
促转化筑高地 企业加速成长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市政府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1125家企业上门服务,了解技术需求,为每一个具有发展意愿、遭遇技术发展瓶颈或急需转型升级的企业,对接一个高校院所或专家团队。组织科技成果推介、创业创新沙龙、项目路演和科技成果竞价(拍卖)活动。
今年4月,召开了鞍山市2017春季科技成果推介会,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沈阳建筑大学等8家高校院所的专家学者作了重点项目推介。
发展区域创新高地。加快鞍山高新区建设。推动高新区以协同耦合、借力发展思路,主动融入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继续加大对哈工大研究院等在孵项目的扶持力度,加速实现项目产业化;与辽宁瀚华、富国禹铭联合组建7亿元股权投资基金,加速企业度过早期成长期,目前已与20余家科技企业项目进行了首轮对接。
鞍山高新区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积极申报省级高新区,组织腾鳌经济开发区、铁西经济开发区、鞍山经济开发区做好申报材料的编制。
提升科技服务水平。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建设鞍山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与鞍钢、辽宁科技大学、哈工大(鞍山)研究院等企业、高校院所对接,征集向社会开放、实行市场化服务的先进检测设备清单和服务需求。
目前,鞍钢等企事业单位已有132台共享仪器对外开放,参与协作共享单位已达28家。
责任编辑;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