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端午假期第二天,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持续开展“主题民俗纪念、龙船水上体验、童年科普文创”游园活动。为应对端午假期游园小高峰,市属公园全面开启保障扩容措施,为游客打造安心、舒心、开心的游园氛围。
接待游客43万人
截至昨日下午3点,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共接待游客市民43万人,比假期第一天增长近10万人。其中,颐和园8万人、北海6.4万人、动物园6.3万人、天坛5.5万人、景山2.6万人。同比去年增幅较大的是植物园,增长50%,景山增长20%。全天各公园游客量分布较平均,游园环境很舒适。
昨天10时,颐和园北宫门受地铁公交线路影响,门区游人较多,动物园大熊猫馆开启单行疏导围栏,秩序井然。各园重要门区及热点景区开始实施疏导扩容措施。北海、陶然亭、紫竹院游船出租率高。
14时香山香炉峰、景山万春亭登高赏景的游客明显增加。景山公园崇祯自缢处、万春亭、牡丹园景区游客相对较多,其他公园及园博馆游园环境舒适。
各公园全面开启保障扩容措施,11家公园共设立41处现场分指挥部,安排现场疏导人员3000余名,主要由公园护园队、管理人员、公园志愿者、公安武警等人员组成。在核心景区景点、室内展区门区、游览坡道、重要地段桥梁等处,开设29条单向游园通行线路,以保证人流高峰时段的游览秩序。在重要门区、景区、活动场所等处新增假日游园疏导牌示300块,累计达1400块安全疏导牌示。其中动物园为防止大客流聚集,在原售票窗口23个的基础上增设17个。根据瞬时游客量,设置熊猫馆、两栖爬行馆等热门场馆的游览单行线。为应对节日大客流量,正门车场节前已完成升级改造,设置单行线达到车场全封闭效果。
寓教于乐传承端午文化
端午小长假期间,市属11家公园及园博馆每天都举办“端午文化科普游园”活动。让游客市民度过一个凉爽、愉快、有意义、有知识的假期。
陶然亭公园:邀请民俗艺术家现场制作及展卖非遗手工艺品,教小游客制作钟馗像,体验传统民俗魅力。联合老字号桂香村制作五毒饼、鲜花饼及特色粽子,深受游客喜爱。熊猫船、卡通船泛舟湖上,一览陶然美景。节日期间讲解队伍义务讲解、参观《橘颂》壁画、摩崖石刻及独醒亭,并为游客讲述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与游客过端午、忆屈原,传承端午文化。
北海公园为满足游客不同需求,园区配备古朴典雅的龙舟大画舫八大系列400多条船只;西岸专设“手划船”让市民游客再次感受“荡起双桨”时的美好回忆;龙船环湖游是端午节应时应景的游园娱乐项目之一。各船只均配有救生器材,并设立水上专职安全巡视员和水面救生员。
玉渊潭公园举办包粽子比赛、制作迷你“小龙舟”,增加亲子交流、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公园还为荡舟纳凉准备690条游船,并在码头开展“争做环保达人”活动。园博馆邀请非遗技艺传承人白大成带来的“老北京端午民俗讲座”,制作配饰“五彩丝线缯”。通过彩绘端午“小物件”了解文化遗产的精髓。
中山公园内,游客可在蕙芳园仿明式四合院中欣赏“墨香程门”书画展。精品花卉展大型观叶植物30余种2000余盆,19个品种96盆兰花高雅脱俗与书画作品相得益彰。市民游客可在紫禁城御河荡舟静渡,红墙、绿柳别有一番情趣。
香山公园开展制作“文明过端午 礼让在香山”主题贴纸活动,鼓励游客亲手写下文明游园倡议话语。导游员手举“端阳思贤·文明游香山”牌示为游客义务讲解。
今天是“端午节”正日子,市属11家公园及园博馆将围绕龙舟、游船、屈原景区及公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纪念、宣传、教育活动。
北京晨报首席记者 崔红/文
首席摄影记者 吴宁/摄
责任编辑: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