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经济 > 行业聚焦 > 正文

来源: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银行2016年年报披露尚未谢幕,2017年首季财报已陆续登场。截止4月27日23时,三名上市“老兵”建行、招行、宁波银行,以及四个“新军”吴江农商行、常熟农商行、江阴农商行和张家港农商行披露了一季度财报。其中,除吴江银行未披露不良率外,其他六家银行不良率都未出现增长。不过,从其他指标来看,依旧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建行、张家港农商行和江阴农商行的营业收入出现滑坡,江阴银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规模更是出现下滑。

两银行营业收入下滑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建行营业收入1707.98亿元,同比下降9.12%;张家港农商行营业收入6.03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6.16%;江阴农商行营业收入5.51亿元,同比下降8.34%。

对于下降的原因,张家港农商行表示,主要是由于投资收益下滑。该行合并利润表显示,今年一季度该行投资收益4047.96万元,比去年同期的1.17亿元锐减187.8%。

江阴银行则因为存贷款利差进一步被压缩,利息净收入下降,同时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有所下滑,导致了营业收入的下降。数据显示,该行今年一季度利息净收入4.84亿元,同比下滑13.34%;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587.6万元,同比下滑13.64%。值得一提的是,江阴银行去年营业收入就已经开始下滑。而建行的个人人民币结算、借记卡、代理保险等产品同样因监管新政实施影响,收入同比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相比之下,其他银行保持了营业收入的正增长。吴江农商行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22%,同比增长13.14%;常熟农商行一季度营业收入11.45亿元,保持了同比15.37%的正增长,该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02亿元,更是同比大增190.61%。另外两家老牌上市银行继续稳定发挥。招商银行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72.53亿元,同比增长1.89%;宁波银行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4.33亿元,同比增长5.89%。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常熟农商行引入两位副行长的计划受挫。常熟农商行同日发布的另一则公告显示,该行欲分别聘任姜丰平、陈稔为副行长,但遭到董事反对,理由是公司刚上市,一次性新进多名外部人员担任副行长,对管理层影响较大,不利于经营管理的稳定。同时新增副行长来源于域外,对常熟经济情况缺少了解,对银行战略等不熟悉。

江阴银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负增长

在实体经济复苏乏力、央行连续降息、拨备计提加大等因素的影响下,银行业净利润普遍遭到吞噬,此前已有很多银行的净利润增速都由两位数下降到个位数甚至负数。

建行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0.12亿元,同比增长3.03%;吴江农商行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9.82%;招商银行净利润199.77亿元,同比增长8.87%;张家港农商行净利润2.04亿元,同比增长6.12%。最“悲剧”的江阴银行依然延续了去年净利润下滑的趋势,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4亿元,同比下降1.16%。

除了环境因素,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指出,“营改增”也影响了上市银行利润增长。2016年,随着“营改增”全面铺开,金融业被纳入试点范畴。由于进项税可抵扣的部分较少,税率上升导致银行业税负不降反升。据测算,“营改增”提升商业银行实际税负1—1.5个百分点,影响商业银行利润3个百分点左右。

稍早前公布一季度财报的平安银行就是一个例子,该行一季度营业收入277.12亿元,同比增长0.65%,而还原营改增前的营业收入为297.9亿元、同比增幅8.2%。

不过,这也倒逼银行加速发掘新的利润增长点。例如宁波银行大力拓展中间业务,投行、托管、资产管理、电子银行等利润中心,盈利能力不断提升,盈利分布更趋多元。今年一季度,该行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3.59亿元,同比增长16.2%。常熟农商行的净利润增速也“上双”,一季度实现净利润3.16亿元,同比增加11.51%。

六家银行不良率无增长

不仅是净利润增速放缓激发着银行的“斗志”,坏账压力的侵袭,也让银行纷纷打响资产质量保卫战,如今,银行的“刮骨疗伤”已经初见成效。除吴江银行未披露不良率外,其他六家银行在今年一季度都未出现不良率增长。

其中,张家港农商行、江阴农商行、宁波银行和建行的不良率与年初相比没有增长,分别为1.96%、2.41%、0.91%和1.52%。常熟农商行一季度末的不良率为1.36%,比年初下降了0.04个百分点;招行一季度末不良率1.76%,比年初下降0.11个百分点。六家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也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事实上,银监会在今年2月发布的数据就显示,2016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74%,比上季度末下降0.02个百分点。这是自2012年一季度以来,银行不良率首次出现下降。

对于不良率的下降,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一方面来自于银行自身加大核销坏账的力度,使得存量的不良贷款得到“消化”。同时,银行在选择资产业务方面,也更注重结构调整和策略创新。例如此前已有银行在资产配置策略上,增长的主要驱动项已从债券投资逐步转向贷款;且除了加大核销和清收力度,为适应市场环境变化,也着重在优质客户和优质项目上加大了贷款投放力度。

但值得警惕的是,银行业不良率仍处于上升周期,“拐点”尚未到来。郭田勇认为,经济是否已经完全走出低谷、未来还会不会反复仍有待观察。董希淼也表示,滋生不良贷款的环境并未根本改善。我国较长时期以来处于信贷密集型经济增长模式,以及由此产生的存量债务积压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

北京商报记者 闫瑾 程维妙

责任编辑:郝杰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