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黄清标)为给广大患者提供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前不久,邢台市卫生计生部门对急危重病人抢救、会诊和管理制度作了规范,使急诊部门与相关科室实现无缝对接,有效提升了急救水平,并鼓励三级、二级医院利用信息技术提供挂号、导诊、健康科普等项便利,建立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任县对新农合患者“先诊疗后付费”的做法。
据介绍,邢台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2.1%,远低于省规定的60%;县级医院入院诊断符合率达87%,县域外转诊率明显下降;先后成立26个市级医学专业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有力保障了相关医疗质量和安全。3月31日,邢台市卫计委发布了该市在强化医疗服务质量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为提高县级医院的服务能力,该市每年安排所辖县(市)的51名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到市三级医院培训,并对基层医疗单位药政(药学)人员200余人作业务水平、药学知识培训。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