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品味 > 时尚生活 > 正文

来源: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情人节快乐!只是这个快乐,往往与“花钱”成正比,尽管这么说让爱情原教旨主义者很不爽。

在全民高喊“买买买”的时代,无论是本土还是舶来的节日,无一不被商业化,而情人节作为最具“钱景”的IP,更是难逃被消费的结局。于是,“浪漫经济”、“甜蜜经济”滥觞,小贩和巨贾更是熟谙其中,不仅在迎合需求,同时也在制造需求。在情人节,没有囊中羞涩一说,有条件要过,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过。毕竟,情人节的消费主力是年轻人,冲动型消费人格,剁手型生命体征,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数字不会说谎。稍早前,信用卡巨头万事达公布的消费者购买倾向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内地的情人节平均预算为310美元(约2130元人民币),冠居亚太。尽管这个数据可能更多反映的是城市中产的消费实力,但中国城市中产日渐庞大也是不争的事实。在已患上消费焦虑症的中国,大家都在绞尽脑汁促消费,不愿放过任何一个死角。从传统的房子、车子和大件耐用消费品,到旅游、教育、健康等中产概念的消费,再到互联网浪潮下的场景消费,反正消费就是硬道理,情人节责无旁贷。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些年情人节的消费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对于珠宝、鲜花、餐厅、酒店等商家,情人节甚至比“双11”更重要。互联网企业也在见缝插针,盘算着流量的生意该怎么做。消费主义没什么不好,只是当消费主义变成“帝国”时,当金钱成为新的拜物教时,虎嗅蔷薇。就像全球化也没什么不好,只是当全球化浩浩汤汤时,过犹不及。

爱情无价,但情人节需要花钱。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免费的浪漫,如果有,大抵存在于琼瑶阿姨的小说里。无论是玫瑰花还是巧克力,无论是看电影还是吃大餐,无论是“包”治百病还是说走就走,种种浪漫都植根于消费主义这块沃土之上。浪漫不再是“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浪漫是花钱建构出来的阶层意识、身份认同以及圈子文化。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没钱就去不了万达商场。商业文明对现代社会的改造是全方位的,缺少消费实力,爱情的贫富分化也就更加刺眼,“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情人节好歹还是舶来品,当那些有着浓郁人情回忆、浸淫农耕文明千年之久的中国传统佳节也被裹挟在商业化之中,这种反抗情绪可能更加亢奋。在后现代时期,商业在解构主义,消费在解构文化,金钱在解释成功,品牌在解释品位,情人节的轨迹就像去年上映的一部影片——《罗曼蒂克消亡史》。

有时候,时间快如闪电、势如雷霆,容不得浅唱低吟,发展是硬道理。

北京商报首席评论员 韩哲

责任编辑:郝杰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