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后的刘家窑桥南进口
被大型居住区、地铁站、医院紧紧环绕的刘家窑桥是曾经出名的交通堵点之一。
近期,交管部门通过完善交通组织、规范车辆行驶轨迹、压缩路口间距、减少行人交织等措施,有效规范了桥下路口交通秩序,提高了路口通行效率。
针对东西方向人行过街天桥未被充分利用,行人地面过街与车辆交叉影响通行效率的问题,取消东西向人行横道,设置提示标语引导行人通行过街天桥,同时完善便道护栏,缩小便道开口。
针对南北进口道路空间未充分利用,且左转车辆正对桥墩,行驶路径不畅等问题,将左转车道向西侧偏移,中央设置导流带,同时规范左转车流通行路径,并将南北进口停止线前移,压缩路口范围,提高通行效率。
针对现状南向西、北向东左转通行轨迹不明确、行驶不规范、交通指示标志不明确等问题,全线复划桥区标线,完善导流区导流线,施划桥区非机动车禁驶区,增设左转指示标志。
根据调研统计,高峰时段西向北、东向南方向交通承载负荷度高,排队长度及排队时间较长,拥堵较为严重。为此,将东西进口内侧第二条车道设置为可变导向车道,17时至19时为左转,其他时段为直行,同时完善预示标志、可变导向车道标志,在可变导向车道内施划可变导向车道线。
据了解,刘家窑桥区是北京交管部门今年着力解决的203处堵点、乱点之一,此次改造也是落实“三整顿、两提升”综合治理行动的重要举措。下一步,交管部门还将会同市交通部门,对部分进口车道、桥下桥墩以及环路进出口等进行合理调整,通过系列“小手术”,进一步缓解刘家窑桥区拥堵。而在其他重点地区,交管部门正在集中发力,创新制定个性化的交通治理方案,优化出入口、畅通微循环、减少冲突点,科学调控流量流向,大力提升堵点、堵道通行能力,回应社会关切、百姓需求。
文/本报记者 杨柳
责任编辑: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