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老人们坐在一起吃饺子。
本报驻邢台记者 邢云/文 本报记者 史晟全/图
腊月二十六,再过几天就是春节了,作为农历年前最后一个“敬老尽孝”活动,平乡县节固乡南周章村比以往增添了许多热闹。除了回报老人的“孝心饺子宴”“孝心大锅菜”,还邀来名角唱起地方大戏,农业、农机等涉农部门以及民政、司法、文联、卫生等部门,纷纷在村里摆起服务台,四里八乡的乡亲们闻讯而至,现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缘起 村里兴起敬老风尚
南周章村地属平乡县节固乡,和很多村子一样,许多年轻人都在外打工谋生,近年来,村里陆续建起大大小小的档案盒厂,产品畅销国内外,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视野也越来越开阔,更重要的是,文明新风随之扑面而来。
村主任段彩枝说,村民的生活条件好了,但是尊老敬老的好传统不能丢,所以村里便合计着办起敬老尽孝活动,同时得到了县、乡很多部门的大力支持。
从去年八月份开始,每月农历初九、二十六,举办两次以“孝心饺子”“孝心大锅菜”为主要内容的敬老献爱心活动。据段彩枝介绍,村里70岁以上老人共有100多位,老人不仅可以吃上暖心的饭菜,还能欣赏地道的娱乐节目,而且村里规定,孤寡老人可以免费入住村里的幸福院。
近半年以来,活动一次比一次好,名气一次比一次大,很多周边村庄的老人慕名赶来,喜气盈盈,其乐融融,现场感染着每一位村民。同时,参与活动的爱心志愿者越来越多,积极性也是越来越高。
现场 过节的热闹模样
较之以往,本次敬老活动内容更为丰富。
记者在现场看到,农机、农业、林业,科技等涉农部门,派来了不少技术人员接受村民咨询,而且免费发放农林种植技术等图书。民政、公安等部门,分别就国家惠民政策等方面予以解读,颇受村民欢迎。而来自卫生、计生部门的医务人员则免费为村民义诊,应接不暇。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平乡文联主席孙英力带领好几位书法名家,挥毫泼墨,书写对联。村民们围住孙英力等人,一个又一个喜庆的“福”字,让人触到了春节的味道。
平乡文化馆长安春玲带着平乡丝弦剧团赶来,戏曲名角马俊改老师领衔的地方丝弦一开腔,就引得台下观众不断叫好。
挑水、洗菜、张罗餐具……
烧火、切菜、擀饺子皮……
院内的场景同样热闹,志愿者们你来我往,忙而不乱,不一会儿,可供百余老人就餐的孝心饺子就准备周全。
一百多位老人端坐在桌前,个个都喜笑颜开。志愿者将盛好的饺子或者大锅菜,一碗一碗端了过来,就连沾饺子的香醋,也都在桌上一一摆好,供老人自由取用。
感恩 尊老敬老永不缺位
谈及南周章村敬老活动的持续开展时,节固乡党委书记史书军认为,其示范带动作用显而易见,相信正能量的积极传播,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让我们多多关爱老年人,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让老年人享受更多的社会温暖,有一个美好的回忆。
记者了解到,除了南周章村民的热心参与,周边不少村民都踊跃加入进来,他们捐款捐物,热情周到,倾心出力,千方百计让活动更为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相应的,老人们则是赞不绝口,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情。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