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君星
为构建我省终身教育体系,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步伐,日前,省教育厅公布《河北省社区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根据该计划,2016年至2018年,实现建设省级社区教育试点200个左右,其中所有的县(市、区)至少有一个省级社区教育试点;市级以下社区教育试点总数达到1000个左右。
建设容纳200万人注册的 社区教育平台
为了推动全民终身学习,我省将在三年时间内,建设能够容纳200万人注册、1万人同时在线学习的全省社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数字化学习资源达到10万个左右。
到2018年,省级社区教育试点总数达到200个左右,其中所有的县(市、区)至少有一个省级社区教育试点;市级以下社区教育试点总数达到1000个左右。建设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40个,建成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区10个。全省开展社区教育的县(市、区)实现全覆盖,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社区教育办学网络基本形成。同时,开发移动学习功能,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账户、微博、论坛、管理课程、记录学分、网上专家解答、自组班级和协作学习等多样化自主性学习条件,初步形成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社区教育局面。
将老年教育
作为社区教育的重点
为了积极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和老年人对社区教育的旺盛需求,老年教育将作为社区教育的重点任务。结合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基层社区老年人的学习环境,完善老年人社区学习网络,建设一批在本区域发挥示范性作用的老年人学习场所和老年大学。实施“老有所+”工程,把老年社区教育办成老年人的幸福项目,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同时,通过老年社区教育打开全省社区教育新局面,带动其他群体社区教育的发展。
逐年推进社区教育行动计划,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社区,每年培育省级社区教育试点60个左右,市级以下社区教育试点300个左右。结合全国和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建设,树立样板单位,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逐步探索出适合当地发展的社区教育路子。
保障社区教育经费投入
为加大对社区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断拓宽社区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各地要建立健全政府投入、社会捐赠、学习者合理分担等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社区教育投入机制。在优先保障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提下,县级以上政府统筹职业教育经费,支持社区教育发展,经费列入本级政府教育经费预算。按照每人每年1元的政策,落实成人教育费用,其中部分用于社区教育。省级及其以上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按照社区常住人口每年人均实验区不少于1元、示范区不少于2元的标准落实社区教育经费。经济发达地区,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加社区教育经费投入,并做到逐年增长。对列入各级政府社区教育试点的,按照每个试点5万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扶持。
各级政府可以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社区教育,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参与到社区教育工作中来。县级以上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按照规定落实对失业人员、农民工、农民、残疾人和老年人参加教育培训减免培训费、补贴等扶持政策。对一些社会需求程度较高、学习者个人回报率较高的培训项目,鼓励和支持举办单位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对涉及开展社区教育,可以依法享受税收优惠的企业或个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积极协助其办理有关手续。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