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走进农家屋。
本报沧州电(记者李家伟)一块两块,甚至几毛几分……就是靠着这样一点一滴的“积攒”,沧州“存钱罐快乐公益助学”爱心群体的志愿者们,竟然在一年的时间里积攒下13000余元的爱心款。本着“能帮一个是一个”的精神,在去年资助一名贫困生的基础上,今年这个民间爱心群体的资助名额达到了两个。8月20日上午,志愿者们分别给两个贫困学子各送去5000元的助学金,帮助他们迈进大学校门。
1
“存钱罐”汇集点滴爱心
去年6月1日,沧州爱心网友“老的哥”发起成立了“存钱罐快乐公益助学”团队。说起建立这个团队的初衷,“老的哥”说很简单,那就是想唤醒更多人,尤其是普通人的公益意识,集合起更多人的力量,让公益行动成为“有源之水”。
从QQ群到微信群,“存钱罐”就这样开始了公益之路。爱心网友们发来一个个“爱心红包”,由专门负责的志愿者进行统计,每一个红包都是公开发在群里,然后由负责管理的网友及时发布最新的数据,是谁发的红包,发了多少,“存钱罐助学金”最新的数字达到了多少……这些信息全部及时公布,一目了然。
2
小小“存钱罐”送出万元助学金
一年的时间里,有越来越多的爱心网友加入到“存钱罐”行动当中,也有越来越多的网友习惯了往“存钱罐”里发个“爱心红包”。就在这一点一滴的持续累积下,今年“助学季”里,“存钱罐”里的助学金已经突破了一万元。
于是,今年“存钱罐”就可以帮助两名贫困生了。经过前期严格的走访核查,8月20日上午,“存钱罐”的志愿者代表们踏上了给贫困学子送上助学金的温暖之途。
志愿者代表首先来到沧县杜林乡后流堂村。今年刚刚高考完的小明(化名)正在等着志愿者们的到来。他的父亲患有肾病,每周需要透析两次。对于一个农民家庭来说,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自明。
小明考上的是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他特别满意,想着尽快工作来减轻家里的负担。“存钱罐”志愿者送上了5000元助学金。
志愿者们随后又赶到沧县兴济镇南街村村民李国东家中。今年43岁的李国东原来是位电工,去年3月份他摔到了颈椎,造成下肢没有了知觉。靠着自己的手艺和朋友们的帮助,他在屋里利用电机、铁管制造了三台康复设备,每天坚持康复锻炼。今年,他的儿子考上了河北工程大学,分数还不低。正在艰难的时候,“存钱罐”伸来了援手。同样,志愿者们送上5000元助学金。
3
期盼更多人“积小爱成大爱”
当天中午,刚刚回到家中的“老的哥”立即在微信群和QQ群里进行了公示:2016年资助两个贫困大学生每人资助金5000元,本次活动共计支出1万元,存钱罐助学金结余为3277元,划入2017年度存钱罐……
记者了解到,目前沧州“存钱罐快乐公益助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爱心网友参与。“老的哥”说,这也是“存钱罐”的另一个意义,那就是通过实实在在的公益行动,点燃更多人心中的公益火花。他期盼着能有更多人加入“存钱罐”,积小爱成大爱,为我们的这个世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责任编辑: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