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网播京津冀 > 正文

南水北调进京累计已超14亿立方米 千万北京市民受益

来源: 人民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人民网北京7月20日电(孟竹) 到2017年,北京将实现再生水出水稳定达到地表Ⅳ类水,重大园林绿化工程良种使用率达95%,提高生态承载能力25%。北京市科委副主任张光连介绍,首都生态环境建设与环保产业发展专项部署了“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和“北京生态功能提升”三项重点任务。记者从昨日召开的《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年)》首都生态环境建设与环保产业发展专项系列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专项实施以来,多部门加强顶层规划设计,在开展污水处理与再生水利用、南水北调、固体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科学布局,带动环保产业发展。

南水北调

缓解首都水资源紧缺

2014年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通水,南水正式进京。北京市南水北调办副巡视员蒋春芹透露,一年半的时间,从丹江口水库已安全调水进京超14亿立方米,供给北京1100万人口用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增加近五成,极大缓解了首都水资源紧缺状况,同时增加水面面积550公顷,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

“北京的地下水长期处于超采状态,南水进京使得北京地下水多年来存在的下降趋势首次得到缓解,局部地区已有水位回升的迹象。”蒋春芹表示,南水有效缓冲了密云水库的用水压力,蓄水量得以回升到10亿立方米以上。此外,南水进京,城市河湖得以有效补充清水,中心城区的河湖水质普遍达到了三类水的标准。

节水及污水处理

去年再生水占用水总量25%

围绕南水北调进京,北京已完成从城外来水风险防控、城内输配水调度保障、科学补水用水等全方位系统性科技支撑。此外,北京市正大力推进研发一批“以气代水、以废代清”等新型低成本水资源化代替技术。在节水及污水处理方面,北京的雨水利用工程综合利用能力达到6366万立方米,2015年利用再生水9.5亿立方米,约占全市用水总量25%,各项节水指标居全国前列。

目前,北京年收入亿元以上的水处理企业约60家,水处理行业总规模超过400亿元人民币,形成涵盖技术研发、设备生产制造、再生水厂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投融资等多个环节的完整产业链条。记者了解,纤维转盘过滤技术等20余项技术,在北京市14个污水处理厂应用,累积处理能力约280万吨/天。

在完善城市资源回收体系上,北京打造了物联网智能回收系统,形成废旧家电、手机、饮料瓶等的智能回收、自动拆解的技术体系。每年可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240万台,安全回收饮料瓶1600多万个,服务覆盖100万人口以上。张光连透露,据统计,到“十三五”末,北京环保产业产值将达到2500亿元。下一步,北京将围绕城市副中心建设,在水污染治理、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调动相关资源进行支持,推动节能环保技术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应用,打造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实验区。

责任编辑:郝杰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