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着力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着力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着力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和基层基础工作改革
着力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改革
着力推进农业农村体制改革
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着力推进民主法制改革
本报讯(通讯员刘现宇 记者李建成)承德市突出问题导向,以民情民意为引领,聚焦关键环节,坚持试点先行,把深化改革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积极推进各重点领域改革项目落实。
“承德毗邻京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改革就要注重发挥生态、区位优势,把融入京津、服务京津、借力京津作为重点,敢于破冰。”承德市委书记周仲明表示。该市2015年确定的48项改革任务中,在市级层面已出台正式方案或落实举措的有38项,占79.17%;有改革意见或实施方案初稿、正在征求意见或待审批的有8项,占16.67%;有2项正在等省统一部署,占4.17%,促落实氛围已逐渐形成。
该市以简政放权和活化市场主体为重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主动向承德高新区下放审批事项96项,向各县区下放121项。同时,进一步优化项目投资发展环境,对重点项目审批实行了全程分段代办制。落实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全面放宽市场主体准入登记,企业总量与增速均创历史新高。推进登记制度改革,办证时间由20个工作日缩减到3个工作日,部分企业实现即来即办。
以保护生态涵养水源为重点,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承德着力深化“全域生态化、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三方面改革,努力做好“山、水、文、林”等文章。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实行党政领导负责制,建立了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机制,全域主要河流实行“河长制”管理。积极探索生态资源交易,在碳汇交易权、水权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与北京市发改委合作开展了全国第一个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以推进公正司法为重点,加速社会体制改革。建设司法公开示范区2个,对公开情况按照省阳光司法考核办法进行了自评,考评情况处于全省前列。深化农村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在全市范围内总结推广“农村中心派出所建设”模式和“一乡(镇)一法庭”建设经验,建成48个农村中心派出所,新建137个乡镇基层人民法庭,有效提升了基层综合服务管理水平。
以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提升干部人才工作水平为重点,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和基层基础工作改革。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为全市339个后进村选派了第一书记,专门负责整顿转化工作。推进党建示范区创建,集中连片打造34个基层党建示范区(带)、465个示范点。提高基层治理水平,在全市推广了“帮扶支部、民管会”等具有承德特色的农村社会治理经验。完善“1+3+N”干部综合考评体系,将深化改革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到市直单位年终考核指标之中。
以强化责任为重点,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推进县及县以下纪检机构职能定位、工作方式和作风转变,把主要精力聚焦到抓主业上。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对市直单位和县区落实“两个责任”情况进行专题督导,开展了质询和评议,对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件进行了责任追究。
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重点,加快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以推进坝上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成立了木兰围场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以破解农村资源变资产、变资金难题为关键,推动了农村金融改革、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三资平台”建设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以破解农村水利设施“有人用、无人管”难题为出发点,开展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围绕实现“两个效益”相统一,深入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成立了承德市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有效盘活了文化企业国有资产。
以完善工作机制为重点,不断推进民主法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了人大常委会工作机制,成立了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进一步完善了协商民主机制,制定出台了《关于试行“委员季度协商会”制度的实施方案》等方案举措。
承德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大创新突破,力求打造承德特色改革亮点,一些“基层首创”释放出了改革红利。
创新实施围场坝上地区综合改革。2015年初,承德市决定“建立木兰围场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推进围场坝上地区综合改革”,计划用20年时间将合作区打造成区域经济一体化先行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聚集区、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示范区。谋划了“十三五”期间重大项目27个,一些重大项目的实施有望进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京津冀地区“十三五”相关规划中;正在研究推进通过政府注资、市场融资的方式搭建投融资平台等改革发展举措。
县区“督考合一”工作机制普遍推广。为解决好“督查、考核两张皮”问题,承德市不断探索“督考合一”模式,将县区党委、政府督查室和组织部门的考核工作办公室进行合并,设立督查考核工作办公室,受县区党委、政府双重领导。督考办负责开展县区党务、政务督查工作,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责任单位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进行工作绩效考核。经过实践,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特色鲜明、务实管用的抓落实工作体系。
农村金融改革稳步实施。承德市立足于消除城乡金融服务二元结构,推进农村产权融资改革,在全省率先推出了《农村金融改革实施方案》,探索金融组织体系、金融产品体系、抵押担保体系、金融市场体系、社会信用体系、金融生态体系等方面建设的创新方法和路径,力争在推进农村综合性金融改革上取得突破,形成农村金融改革的系统性工程。
探索教育体制改革。营子区创新教育管办分离体制机制,将公立高中与企业集团合作,采用“政府出资、委托管理”的全新办学模式,实行“闭合式、网格状”管理。承德县以开展服务外包产业为职业教育改革重点方向,目前,通过职业高中与清华华唐合作,已累计投入1000万元,完成500坐席实训平台建设。宽城创建了“高中向园区集中,初中向县城集中,小学高年级向乡镇集中,小学低年级和幼儿园向行政村覆盖”的“三集中一覆盖”办学模式,全县形成了以教育园区为龙头、四大学区为依托、寄宿制小学为节点、教学点为补充的“一园四区全覆盖”的新教育发展格局。
持续用力建设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兴隆县按照“制度约束、科技跟进”的思路,在全省首创“分段管理”运行模式,通过设置多个内部管理单元,把全部交易项目按照法定流程和规定,分成五个部分,由不同股室承担,分段管理。承德县整合分散的交易平台,建立起了“一委一办一中心”的管理体制,明确交易限额、交易范围及相关要求,做到了应进即进。规范了农村资产资源处置流程,目前,已受理农村集体资产处置项目2个,溢价率15%。
2016年,承德将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185”的总体工作布局。
“1”就是继续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改革决策部署为主线,对属于中央、省事权且已经明确的统一改革措施,不折不扣、坚决实施;对必须由中央、省适时推出配套政策的改革,早做准备、及时跟进;对中央、省部署的试点工作,试点过程中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把试点建成改革示范点。
“8”就是紧密结合承德实际,坚持战略导向、需求导向、问题导向,重点围绕进一步破除影响承德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谋划和实施一批改革项目,在经济、生态等8个重点领域推出一批真正管用、一抓就灵的改革举措。
着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优化服务和发展环境;鼓励引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推进金融、财税体制改革;推动产业创新升级和科技进步;加快京津承协同发展进程,建设国家绿色发展先行区,推动中关村承德协同创新共同体示范区建设。
着力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抓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建设;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探索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推动京承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建设;探索水权交易;加大流域补偿工作力度。
着力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推进法治承德建设;继续加强农村司法改革;大力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工作;继续深入推进司法公开工作;深化政法机关“四长亲自办案”机制建设;坚持理念创新,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坚持政法机关党组(党委)重大事项向党委报告制度。
着力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和基层基础工作改革。深化党的组织制度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着力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改革。落实县级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向市一级党政机关全面派驻纪检监察机构;推进县级纪检监察派驻机构改革;研究探索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着力推进农业农村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开展不动产登记;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和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稳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规范和加强农村“三资”监管;继续推动农村金融改革;推进围场坝上地区综合改革。
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机制;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着力推进民主法制改革。适时研究制定出台人大代表提案、人大代表罢免、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等方案文件,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提高党委、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5”就是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把握好深入谋划、稳妥实施、调度考核、试点示范、宣传推介五个关键环节,进一步结合市情强化改革设计,狠抓工作落实,打通“改革最后一公里”,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发挥好考核“指挥棒”导向性功能,在积极争取上级试点的同时,谋划实施一批市级试点,切实发挥试点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加大改革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改革氛围。
责任编辑:崔有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