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环渤海 > 正文

山东十大科技行动助力农业展翅

来源: 大众日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日前,烟台市农科院试验田里的14个品种试验育种冬小麦开始播种。  □CFP供图

□记者 赵洪杰 报道

本报济南讯 11月12日,记者从农业厅获悉,我省将开展以农业科技展翅为主题的十大行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提出“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省农业厅厅长王金宝告诉记者,立足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工作重点和发展现代农业实际需求,我省将重点开展十大行动,力争取得一批应用性强的科技成果,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

开展农业重大应用技术联合攻关行动,围绕事关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问题和关键难题,凝练10-15项重大研发项目,依托省级农业科研、教学单位牵头抓总,开展协同创新,鼓励与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农业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协作,建立中试熟化基地,采取“边研究、边示范、边推广”的方式,力争通过2-3年的实施周期,在粮食产能、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环境修复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要突破。

开展科技支撑和服务产业发展行动,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各创新团队在全省遴选推荐3-5个县(市、区),建设指导服务核心县(市、区),在全省建立100个县次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示范基地,开展“农科教、产学研”新机制试点,基本实现对农产品主产区和产业密集区的全覆盖。通过农业科技资源的上、中、下联动,探索建立“创新团队+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新模式。

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开发与良种产业化行动,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育种人才、技术、资源依法向企业流动。全省新建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农作物商业化育种中心30个,按照市场化、产业化育种模式开展品种研发,积极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体系。

开展粮食稳产增产技术推广行动,加大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力度,通过示范方建设,显著提升粮田基础生产功能,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整治行动,力争到2020年,全省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控水,减化肥、农药,畜禽污染处理、地膜回收、秸秆焚烧解决好)目标,耕地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强化农产品品牌战略,深入贯彻实施“齐鲁灵秀地、品牌农产品”战略,着力打造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相配套的技术服务体系,到2020年,基本做到全省主要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有标可依。

实施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行动,针对我省粮食作物生产装备不全不优和经济作物生产装备短缺落后的状况,努力研发创新一批关键急需、新型智能的农机装备。

实施“万名科技人员下乡”行动,每年组织1次万名农业科技人员下乡活动,不断加大关键时节、关键环节的技术指导。在全省农业行政村中探索建设村级农业技术服务站点1万个,为每个站点配备1-2名村级农民技术员。采取分层次分批分专业培训的方式,每年对8000名左右的县乡两级农技人员开展培训,着力解决其科技素质低、知识更新慢等问题。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行动,2015年遴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人数达到3.5万人,分类开展系统培训和精准培育。

实施科技型现代农业企业培育行动,鼓励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入股、转让等形式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农业科技资源依法向企业流动。实施农产品加工技术服务平台项目,建设科企对接网络服务平台,举办农产品加工科企对接活动,开展县域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实现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的线上线下互联互通,打通产学研结合的最后一公里。

相关新闻

高标准农田有了统一标准

□ 本报记者 赵洪杰

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土地整治高标准基本农田、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目前,我省涉及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繁多,存在规划不统一、资金分散、建设标准不一致等现象。今后,这个局面将得到改观。近日,省政府批复同意山东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根据规划,原先分散在很多涉农部门的项目有了一个“蓝图”。

“项目分散,缺少统一标准,使得建设的速度、规模和质量离实际需求和标准还有很大差距。”省发改委农村经济处处长宋伟表示,我省在规划中首次明确了高标准农田的统一标准,即土地平整、土壤肥沃、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持续高产稳产的农田。

省农业专家顾问团农经分团调查显示,我省中低产田占到60%多,耕地占优补劣现象严重,高强度利用导致土质退化。农经分团团长高焕喜说:“假设每年改造10%的中低产田,仅此每年即可增产50多亿斤粮食,实现年增产6%。”

规划确定,从今年开始,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覆盖125个涉农县(市、区),投入资金总额将达到495亿元,对3298万亩农田进行改造提升,建成达到省定标准的高标准农田,到2020年,全省新增粮食生产能力70亿斤以上,粮食总产能达到1000亿斤。

责任编辑:崔有天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