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袁伟华)存款利率上限方开展之后,市民存款可以“货比三家”了。但是与此同时,也有一些金融机构在揽储过程中利用虚假高息、诋毁同业等方式搞起了不正当竞争。为保证利率市场化改革顺利推进,发挥好河北省市场利率定价自律委员会行业自律作用,自觉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科学合理确定利率水平,有效支持与服务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河北省市场利率定价自律委员会向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财务公司在内的全体成员单位正式发布《河北省市场利率定价自律委员会自律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已公开征求全省56家成员单位的意见,并获得中国工商银行河北省分行、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河北银行、光大银行石家庄分行等12家核心成员的一致同意。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5年10月24日起,对商业银行、农村合作机构、村镇银行、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标志着我国利率管制基本放开,这是1996年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来份量最重的一次政策调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举措。科学合理确定存款利率水平,不断提高存款精细化、差异化定价能力,更好地适应利率市场化的新情况、新环境,相应调整对客户的贷款利率水平,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切实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客观上来说,存款利率上限方开展之后,市民存款可以“货比三家”了,选择收益更高的银行机构存款是正常的。但是与此同时,也有一些金融机构在揽储过程中利用虚假高息、诋毁同业等方式搞起了不正当竞争,扰乱了行业秩序。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公约》由总则、权利义务、禁止行为、违约处罚及附则五章共计十六条组成,明确要求成员单位加强自我约束,实现自我管理、良性竞争、和谐发展,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公约》规定,各成员单位有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利率调控政策,制定符合河北省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要求的存贷款利率和其他金融产品价格,有权对违反自律机制的事项向自律委员会举报并要求调查核实、公布调查结果;同时各成员单位必须遵守《公约》规定,有义务向自律委员会上报本单位金融产品利率定价的相关情况,自觉接受自律委员会的检查监督和监测指导。
《公约》严禁各成员单位利率定价违反市场原则、扰乱市场秩序,禁止夸大或误导宣传、诋毁同业商品服务、提供虚假利率信息、通过抱团方式损害客户利益等。对违反规定的成员单位,自律委员会将采取道义劝说、诫勉谈话、通报批评、公开曝光、罚款、停业整顿等处罚措施。此外,《公约》设立举报中心,开通举报电话、网络举报等途径,加大监督查处力度。
河北省市场利率定价自律委员会表示,《公约》的制定和发布,是我省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重大举措,增强了成员单位的正向约束,有助于创造公开、公正、公平的利率市场环境,对改善我省金融生态环境、提升金融机构竞争软实力有积极作用,为金融机构消除后顾之忧、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