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财经观察 > 正文

徐明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心存疑虑

来源: 搜狐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2015年9月4—6日,搜狐财经和陆家嘴金融读书会联合举办了“莫干山50人经济沙龙”。中国欧洲学会常务理事徐明棋做了主题发言。徐明棋认为,“一带一路”战略是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大战略,但沿线国家有自己的考虑。以下为徐明棋发言:

徐明棋:经济、外交、安全,对外总体战略,都是有沉淀的,目前来说,从我个人来理解,习近平总体、大的治国方略,保证我们中国在21世纪成为世界强国,完成中国梦的最主要的纲领,可以这样来理解。毫无疑问,最早他是在2013年9月份访问哈萨克斯坦提出来的,10月份到东盟提出海上丝绸之路,在东盟的时候同时提出亚投行。刚才大家讨论中国经济的发展,总体上来说,它是我们中国国内的整个经济进入新常态、给中国经济增长创造相对比较好的外部环境的一个重要的纲领。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基本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我个人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现在全球经济进入一个长期调整的状态,中国好像马上可以在新一轮工业革命当中炒的很热,第三次工业革命问题我认为就是扯淡,现在根本没有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阶段。长周期,我们出于下降周期,带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的引擎——科技的突破抓住一项,生物工程领域里面,改变人,整个基因重新的组合,这样的突破性带动新一轮产业革命。经济调整处在调整过程当中,发达国家增长还是波动,没有迅速带动大规模投资的基础,页岩气和页岩油还是传统的。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毫无疑问中国经济增长不可能太快了。外部需求没有增长,总体上是缓慢的增长,但是从中国转移出去,中国产业结构调整。

改革开放30多年,外向型经济增长非常明显,但是区域对外开放极其不平衡。东部沿海开放程度比较高,整个中西部地区,如果还是按照现在开放格局,重庆产品生产以后最终往东面向海洋向全球去销售,必须要有新的战略。“一带一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以改变我们整体开放的格局,中西部向西。

另外,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在原有的国际投资贸易基本规则基础之上,我们中国这一类新兴的国家学习规则,学习先进的技术、成熟技术基础之上拉小差距,我们经济增长很快。整个交换之中,原有传统规则之下他觉得很吃亏,原来市场被迫开放,你不对我开放没关系,对发展中国家全面开放的规则想要改变,为什么?他觉得吃亏。正好提出所谓21世纪更高级开放的标准,这个变成不可逆转的趋势,除了传统规则以外,现在要制定服务贸易的开放,国内涉及到对外经济活动所有的规则拿到国际上来定义。WTO后来整个谈判无法进展,因此要搞21世纪高标准的开放。WTO没法实行,然后就在小区域力推。

再一个,传统贸易伙伴都被美国拉到框架里面,原有传统市场环境发生变化。规则可以从WTO拿过来,包括反倾销、反补贴等等。我们市场经济马上就要解决了,欧美很多利益集团已经提出这方面的议案,要欧洲议会里面2016年中国不能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实际上对我们有很大的挑战。因此在这样背景之下,一方面,我们准备进一步实验对外开放新的措施,现在2013年总体规划里面提出服务业的开放,推动起来难度很大。2013年国务院总体规划不执行,大家都不提了,对外开放不提了,为什么?这个非常难,外部压力也很大。我个人领会,从高层角度来说,好像外部压力在减小,原来对我们有很大的压力。我们和美国双边的谈判现在搁置,原来想在奥巴马任期谈成。现在奥巴马把PPP搞成就不错了,他下台了,新总统上来以后又要重新谈。

我们现在进一步开放的空间比较等外部有压力,中国改革开放快速推进缺少外部压力很难有自我内部的动力,除非你经济到了要崩溃的边缘,除非经济已经玩不转。尽管我们GDP增长降到7%,哪怕降到6%,也不算很慢,其他国家增长速度没有我们快。我们高层总体的思路重点放在保持我们高速经济增长,2020年GDP整体超过美国。我跟美国学者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他们一直把中国GDP超过美国看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而且是必然的,到时候中国在全球话语权就不一样了。因此自贸区推进工作一方面做准备,对外进一步开放。

另外一方面,就是“一带一路”战略。“一带一路”,我们说对外开放需要的,实际上又是应付外部环境变化重要的方面。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于我们国内几个区域,由点带面,经济促进作用的意思,毫无疑问“一带一路”和国家安全战略也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刚才讲的是经济方面做好准备。另外开拓我们新的贸易投资的区域,“一带一路”国家人口比较多,潜力非常多。中央一再提产能合作,也就意味着我们国内现在各个行业产能利用率60%到70%的区间,不会超过70%,闲置非常大。沿海大多数国家工业化没有完成,有制造业的装备要更新换代,我们有这样的能力。有些国家提出你不能光买我们原材料,也要买我们制造业产品。制造业产品必须有这样的能力实现。我们准备把我们制造业生产能力逐步向相关国家搬迁,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思路。

另外一个思路,刚才讲的安全问题,安全问题是应对美国所谓亚太战略很重要方面。美国国防部长讲了一句话,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国际秩序是美国领着盟国制定的,任何人试图改变这个秩序美国领着盟友要揍你,这句话是非常野蛮的话。中国再清楚不过,就是要遏制我们。从地缘政治角度考虑,从经济实力不断上升的角度,而且没有变成他所期望那样一个情况,处处跟美国在亚太利益的对战。美国要形成对中国一个包围圈,不至于中美之间发生军事冲突。我们在很多所谓国家主权国家利益不能让步。这些周边国家也会采取过分的措施,到时候我们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很可能国内有问题产生,因此也会有比较相对的措施,这样的话不保证在极端情况下发生一定的冲突。有了这样的冲突,底线就不和美国打仗。美国到时候采取经济制裁和封锁,一旦采取经济制裁和封锁,对我们也是不好承受的。因此你要有新的战略,要突破这样的战略,“一带一路”从战略意义要突破这样的封锁,意义是很清楚的。中国崛起过程当中,怎么能够退让呢。

最关键的是什么,美国可以冻结你的资产,中国3.8万亿到3.9万亿外汇储备大概50%是美元,我的判断大概是50%是美元,不可能有60%、70%那么高,因为要避免汇率波动的风险,他肯定各自占50%这样的水平,预期美元资产回报率比较高,他会做稍微的调整。美元份额是很大的,假设就是50%那也是将近2万亿,美国把你资产一冻结2万亿不能用。因此双方在沟通过程中,人民币赶快国际化,即使人民币没有自由兑换,资本帐户也没有开放,也要推人民币国际化,首先在国外建立人民币清算体系,以美元为核心清算体系降低。对伊朗的制裁,把国际交往资金清算体系封闭,伊朗卖东西钱挣不回来或者出不去,这个对我们实际上威胁是有的,这个也是重要的方面。因此在中央的角度“一带一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现在大概到3.7万亿外汇储备逐步变成“一带一路”国家的硬资产,所谓的有价值的资源、有价值的企业所有权以及变成在这些国家的债券这样一种债务,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我个人认为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很重要的,应该说没问题的。现在问题是什么呢?因为21世纪马歇尔计划,不可能像美国战后,不可能建成我们所谓马歇尔计划。我们现在面临主要挑战是什么呢?主要的挑战就是沿线国家对我们的“一带一路”存在疑虑并没有消除。我曾经到中亚、一直到中东多国家都去了,跟他们官方讨论。他们说中国“一带一路”到底想搞什么?包括基础设施我们也是愿意的,但是你现在要我们借你钱,请你基础设施建筑企业帮我们造船、造路,我们欠你一大堆钱,投资短期内没有回报我们是不干的。基础设施要建,要经过非常严厉仔细的核算,投资要有经济回报,而且他要保证借了钱有相应回报能够偿还,如果不能偿还不会贸然修一条高铁和公路。在中亚基础设施并不是很差的,公路已经是非常顺畅,现在关键中亚不同国家连接不顺畅,连接不顺畅,按照我们区域影响力和能力要想打通也不是那么容易。我们现在不能简单对待,各地都把所有活动和“一带一路”挂钩,实际上具体内容跟“一带一路”没有多大关系。中央部委对于“一带一路”讨论还是基础设施所谓互联互通上,不同国家对中国需求是不一样的,你如果不能提供人家需要的、你能够提供的支持或者资源,这种合作的紧密程度是无法提高的,比如说自贸区和共同资产的构建,资金的支持等等,现在需要具体研究。

另外还有更重要的国家,一个是俄罗斯,一个是印度,我们到现在都没有真正的考虑。官方说我支持你的“一带一路”,但是注意还有一句话,和我的战略要契合,“一带一路”要融入我的战略,不是让你单独搞。这两个国家最难缠,包括谈自贸区。这两个搞定,“一带一路”向前推可能性更大,现在也不是没有意义。这两个国家,表面上看我们和俄罗斯关系非常好,具体经济合作项目上俄罗斯算盘打的非常精明;印度这个国家难缠,我们说金砖银行,首任行长是巴西,印度居然说我不做首任行长我不参加,中国说服了巴西,中国承诺将来给巴西提供更多的援助,说服巴西,让巴西把首任行长让给印度。国家之间的合作,不是我们按照一厢情愿思路能够把它落实。“一带一路”战略非常正确、非常伟大,落实起来还是刚刚起步。包括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在“一带一路”也很多误区。




责任编辑:辛欣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