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准备好了,就等着明天一声令下,我们就开始秋季打草了!”8月24日,记者在乌珠穆沁草原采访时,西乌珠穆沁旗白音华镇牧民孟克达来一边检修着拖拉机一边对记者说。
今年,锡盟盟委、行署专门下发文件,严禁各地在8月25日前对天然草场进行打草。由此,在牧区存在多年的无序打草、过早打草、过度打草的现象成为历史,锡林郭勒草原畜牧业秋季生产也翻开了崭新一页。
据了解,以往每到8月初,锡林郭勒草原就进入打草季,因为提早打草雇佣人员和机械的费用都相对较低,还能够提高当年的产草量,但往往影响到第2年的牧草长势。年复一年,各种优质牧草的种类越来越少,一些牛羊不能吃的杂草反而越长越旺。
“其实我们也知道过早打草对草原生态环境有破坏。现在这样很好,大家一起劳动,一起收获,还能保护好草原。”白音华镇牧民巴雅尔图说。
锡盟今年不仅对打草时间严格控制,还对刈割规程提出明确要求:对具备轮刈条件的饲草产区,采取轮刈制度;不具备轮刈条件的地区,每打草300米宽,必须保留20米以上的草场植被作为草籽带,留茬高度不得低于6厘米;植被盖度在30%以下,草群平均高度在15厘米以下、干草产量在每亩30公斤以下的草场,禁止打草。
该盟生态委员会副主任乌日根巴雅尔介绍说:“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更加科学地利用好生态资源,实现在保护中发展草产业和畜牧业。”(巴依斯古楞)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