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发文,要求天津等省市于2016年春季启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这也就意味着,从明年开始,本市试点中小学教师不再是终身制。虽正值暑假期间,但消息的发布还是引发了学生、教师以及各界人士的讨论。有观点认为,这样的改革有利于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有人提出,改革是否会给教师带来更大的压力。那么教师的“铁饭碗”到底该不该被打破?
“打破教师‘终身制’对提升教师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克服职称到手高枕无忧的职业倦怠都有帮助。从长远来看非常有必要。”岳阳道小学教导主任张静秋表示。而她的观点也得到了大多受访者的赞同。“教师在职业成长道路上,应该一直处于不断学习、不断发展、不断提高的状态,特别是在目前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学习应该成为教师的常态。而打破教师‘终身制’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教师的终身学习,这显然更符合时代的要求。”41中学校长袁滨渤表示。
据了解,根据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改革后,教师的师德、完成培训学时、教学工作量等指标都将成为教师注册是否合格的考核内容。对此,也有受访者担心,这将给本来就“压力山大”的老师带来更多的压力。“对教师制定什么样的考核标准是问题的关键,如果老师会为自己能否注册成功而担心,那么势必会分散一定的精力,出现重心偏移,影响教学工作。”采访中,一名中学校领导表示。
不过,绝大部分老师对于未来的改革还是表示乐观。“通过改革,教师的素养会越来越高,即使有一定的压力,相信老师们也会化压力为动力,积极提升自我。”育红中学教师郑芸表示。而受访的家长则普遍认为,打破“终身制”本身也是教师队伍优胜劣汰的表现,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最终受益的还是学生。(记者 张雯婧)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