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环渤海 > 正文

辽宁建2400个农村幸福院 留守老人最需亲情

来源: 辽宁日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核心提示

农村留守老人的晚年生活究竟如何?乡村老人究竟需要啥?时下,省内农村幸福院风生水起,近3年发展超过了2400个,但各地幸福院的发展并不平衡。如何让乡村老人生活更幸福,幸福院如何做得更好,为社会所关注。

留守老人最需要亲情服务

在法库县孟家镇,民政助理向记者介绍说,全镇建了4个幸福院,老人在村幸福院里很开心。据了解,法库县已建农村幸福院21个,今年还将建成26个。

东岗子村幸福院设在村部里,图书室、医疗室、电视、健身器材、麻将桌等一应俱全。每天,有不少村民在这里娱乐。

记者注意到,省内农村幸福院一般设在村部,房屋有集体所有的,也有租赁的,配备一些相应的设施,如健身器材、床、乒乓球台、图书、麻将桌等,办得好一些的农村幸福院,根据实际情况还预备午饭,老人在这里可以享受日间照料服务。

记者走访了解到,乡村老人晚年生活的需求几乎与城里老人一样,也很简单:摆脱孤独寂寞,生活有人帮,晚年安逸,有乐趣。

法库县东岗子村妇女主任霍凤英几乎每天都到各家各户去看看,尤其是那些空巢老人家里,老年村民需要啥,全在她脑子里装着呢。

“乡下老人晚年怕孤独,生活没人管,他们最需要的当然是亲情服务。 ”霍凤英说。

后续服务工作还有很多

记者采访发现,幸福院确实为那些腿脚利索、身体健康的老年村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但对那些家庭困难老人、高龄老人、空巢老人,这些“幸福”似乎离他们还太远,生活照料服务、心理慰藉仍是这一群体的急需。

省民政厅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近3年,省内农村幸福院发展快速,全省幸福院已经超过了2400个。

无疑,幸福院的兴起,为农村老人的生活带来了乐趣。

但是,省内各地农村幸福院的发展还很不均衡,一些地区的幸福院建设还仅仅停留在表层上,个别地方幸福院的设施大量闲置,有的就摆在库房里,村民们根本用不上。

记者在辽北某村看到,图书大量堆放在角落里,落满了灰尘。

记者了解到,每个幸福院,国家一次性投入3万元,“架子”搭起来了,但后续的服务工作仍有很多,由谁来做?如何保证幸福院以后的持久运行?这是关键。

记者采访一些乡镇感到,仅靠乡镇、村的财力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业内人士表示,政府还应加大投入,坚持持久把这项民生工程做好。

政府买服务,设公益性岗位

如何解决幸福院后劲不足问题呢?

省民政厅相关部门负责人说,关键是各级政府要持续追加投入,把这项工作当成自家的事,不能“架子”搭起来了,后续的管理服务却没人做了。

“政府可以像城市社区居家养老公益性岗位一样,采取购买服务方式,设置公益岗位。说白了就是花钱雇人,让乡村一些有能力的人去做,政府予以适当的经济补贴。 ”这位负责人建议。

这样做,既照顾了特殊困难老人,也增加了一些农民的收入,解决了一些农村剩余劳动力。

时下,在建昌县28个乡镇分散供养的“五保户”过得很舒适,这些老人都相对集中居住在本村本组的农村互助幸福院中,一起吃住、娱乐,晚年生活很是舒适。

“进院不离家,养老不离村”。村级主办、政府支持、村民参与、互助服务,这种农村养老新模式,让农村养老对象白天“入伙儿”到幸福院中,唠嗑、玩牌、看电视、锻炼身体,晚上再回到家中,由子女照料。建昌县民政局负责人介绍,到年底,建昌县将有农村幸福院94所,服务农村高龄老人780多人。

记者感言:贫困县建昌农村幸福院办得如此好,那么,省内乡村幸福院建设就没有理由办不好,关键是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起来。

□本报记者/朱 勤

责任编辑:白岚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