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网播京津冀 > 正文

北京第一批市管城市道路大修工程7月底全部完工

来源: 人民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人民网北京7月31日电 (赵青)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路政局获悉,本市第一批市管城市道路所有在施大修项目7月底全部完工,为深入落实首都防治大气污染条例,结合此次道路大修工程,对全线32公里的慢行系统进行了梳理改造。共计使用温拌沥青、抗车辙沥青、高粘改性沥青等节能环保材料共计65万吨,旧料回收12.5万吨。

第一批市管城市道路大修工程7月底全部完工

2015年第一批道路大修工程包括三环辅路(丽泽桥-玉泉营桥)、三环辅路(赵公口桥-劲松桥)、莲花池西路(莲花桥-南沙窝桥)、京通辅路(大望桥-高碑店桥)、知春路(海淀南路-健德桥)等6项,于4月25日起陆续开工,所有项目于7月底全部完工。大修总里程32公里,维修总面积107万平方米。

在道路大修施工中,深入落实首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要求, 在道路大修工程中应用了废旧轮胎制备而成的橡胶沥青防水粘结层,共计61万平米。施工中对旧沥青路面的铣刨料进行了回收,共计回收旧料约12.5万吨。这些旧料经过筛分处理后,将会用于生产再生沥青混合料,达到了“变废为宝”的目的。大修工程中还广泛使用了拌合温度较低的温拌沥青混凝土约4万吨,减少了有害气体排放。

据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介绍,为避免同一条道路重复施工给百姓带来的影响,在道路大修施工中建立了管线配合机制,减少“马路拉链现象”。在道路大修前,与各种管线单位提前沟通,合理调整大修方案,确保道路大修与随路管线的同步建设。共完成北信基础、燃气、自来水、排水、路灯等各类管线随路项目共计约10公里。

结合道路大修慢行系统整治取得初步进展

结合本次6项道路大修工程,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安排对全线慢行系统进行整治。对步道上的占道设施进行清理、改移,梳理和改造全线的步道、自行车道和无障碍系统。维修更换的步道全部为抗冻融的挤压型防滑砖,对可利用的旧步道砖清理再利用,避免养护资金浪费。慢行系统整治包括拓宽人行步道2988平米,拓宽自行车道440平米,同时,拆除挪移影响通行的障碍物。

现况三环辅路(丽泽桥-玉泉营桥)局部点段受人行天桥梯道影响,无行人通行空间。过往行人只能借道通行非机动车道,给行人通行带来不便,同时行人与非机动车混行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在大修实施过程中利用天桥外侧的绿地空间,新辟一条人行步道,使行人与非机动车能够各行其道,满足行人基本的通行需要。另外,根据人行需要,对丽泽商务区周边、红博馆门前的人行步道进行局部拓宽,拆除现况挡墙等障碍物,完善人行系统,保证行人出行安全。

京通辅路(大望桥-高碑店桥)大修工程中京承铁路至高碑店出口段南侧全长为860米,由于该段空间条件限制,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条数和位置不一致,导致车辆和非机动车行驶路线频繁变化,对非机动车行驶、行人通行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为保证非机动车、行人安全,对该段进行改造。改造后京通辅路北侧机动车道为两条,非机动车道改移至最外侧,车行连续顺畅。人行步道设置在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中间,使人行步道数量、位置统一,保证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安全。

据北京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介绍,通过道路大修工程完善人行道系统、新建非机动车道、清理人行道障碍物等方式,梳理完善慢行系统,保证慢行安全顺畅,解决了道路慢行系统问题,使市民出行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工程的顺利推进得到了区市政市容管委、街道、园林、交管、公交及周边企事业单位的支持配合。

责任编辑:白岚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