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沧州电(通讯员刘光耀、孙琳 记者李家伟)7月27日,随着“芝罘岛”轮等4艘打捞作业船进驻“利通19”轮沉船海域,沧州海域“碧海行动”沉船打捞工作正式启动。
据了解,“利通19”轮船长约78米,船宽约15.2米,参考载重1900吨,系钢质甲板货船。该轮于2010年11月3日遭遇大风浪沉没于黄骅港1#锚地东侧,距离锚地边线仅0.6海里,影响船舶航行安全。
由于船东“跑路”,无法取得“利通19”轮沉船的详细资料,舱内货物种类及货物重量不明确,存在一定的作业风险。为此,本次打捞作业制定了详细的方案及安全与防污染应急预案。在整个打捞过程中,沧州海事局安排海事巡逻船艇进行周边警戒,防止无关船舶误闯作业现场,为“碧海行动”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据统计,截至2011年年底,渤海海域共有沉船73艘,其中船体最高部分距平均海平面距离在10米以下的有56艘,部分沉船在低潮时甚至会露出水面,对船舶航行安全造成非常大的威胁。为保障船舶航行安全,清除海洋环境污染隐患,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于2011年对沉船及碍航物进行了全面清查、梳理、分析、评估。在渤海海域亟须打捞的碍航沉船中,70%以上属于个体或小型船舶公司,他们无力筹集资金进行打捞。因此,在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前期摸底基础上,组织开展“碧海行动”,分步骤、分区域、分时间对渤海海域的无主沉船及船东无力打捞的沉船全部清除打捞。
根据交通运输部海事局2015年年初统计,渤海海域仍有碍航沉船58艘,综合考虑沉船碍航程度、污染风险程度,沧州海域“利通19”、“顺海1号”、“舟顺58”、“嘉州”等4艘沉船被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优先列入2015年打捞计划中,委托烟台打捞局进行强制打捞。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